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寶瓶文化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學者拉姆絲(Olivia Re Remes)指出,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這樣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快樂,內心其實非常憂鬱。

從憂鬱情緒到憂鬱症,是一個連續向度的光譜,也會在兩極之間持續不斷地變動。

沒有得到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的診斷,沒有吃抗憂鬱劑,並不代表不曾憂鬱、不會憂鬱,或毫無憂鬱的情緒。

所有的人,每天、每分、每秒都在兩端之間遊走著。我們都一樣,差別只在於此時此刻的你,是靠近淺灰色那一端,還是深灰色那一端。

要拼湊出憂鬱症的樣貌並不困難,但這一切其實都是事後諸葛。

真正重要且關鍵的是,如何不在憾事發生後,才悔不當初、長吁短嘆,徒留親友的傷痛與遺憾永遠刻在心中。還有,所有人如何能及早自我覺察、辨識及了解內心的訊號,讓自己處在安全的網絡,而不會走到選擇結束生命的這一步。(作者為臨床心理師,摘錄自《微笑憂鬱》,寶瓶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列表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