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房間搜出死老鼠 76歲婦染漢他病毒

2016/03/11 06:00
房間搜出死老鼠 76歲婦染漢他病毒

漢他病毒主要藏在老鼠的唾液、尿液及糞便。(高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惠琴、方志賢/綜合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為南部一名76歲家庭主婦,有慢性病史,2月20日出現發燒、頭痛、噁心與嘔吐症狀,就醫住院檢驗確診,房間經消毒發現多隻死鼠,所幸現已出院,同住家人也尚未發現疑似症狀。

疾管署高屏區管制中心主任劉碧隆表示,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囓齒目動物,尤其是老鼠,一旦人類被咬傷,或是吸入、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或物體,就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數天至2個月,一般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倦怠、腹痛、下背痛、噁心、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等。

歷年統計顯示,國內每年約有零至二例零星漢他病毒感染病例,累計自2001年以來共有17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多數為男性感染者(15例),年齡層則以20歲至29歲為多(6例)。另研究顯示,巿場、夜市住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漢他病毒的高危險群。

初判在家遭感染

家人無疑似症狀

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患者疑有失智現象,很少外出,也不要家屬進她房間打掃,日前通報疑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家屬才得以進入房間,發現房內髒亂,還有腐敗食物,清掃後發現4隻老鼠的屍體,初步研判是在住家裡遭感染。所幸患者同住家屬,包括兩名孫子及一名孫子的女友,初步並無疑似症狀,採取血液送驗,結果還未出爐。

疾管署提醒,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業者應特別留意環境衛生,並採取防鼠措施;民眾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也應該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倉庫、儲藏室等;清理鼠類排泄物,則最好先配戴口罩及橡膠手套,並用稀釋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CC市售漂白水)或酒精進行噴灑,待消毒30分鐘後再行清理為佳。

衛生局呼籲,落實防鼠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