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觸覺遲鈍」 食材分類避免混在一起
文/江芸羚
口腔觸覺敏感的孩子通常相當排斥固體食物或材質較硬的食物。曾有家長反映,孩子只吃幾口白飯就不吃了,一直以來都是吃粥,且菜和肉都要剁得相當細碎才能哄騙孩子吃下去,甚至連魩仔魚都能從嘴裡拿出完整的一整條,口腔的觸覺區辨能力比一般人更強。
若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家長可以每個小時給予口腔按摩來降低敏感,幫助孩子能接受食物在口中的感覺。
可在口腔及嘴唇做點狀畫圓按摩,如果孩子可以接受,按壓內部的牙齦及撐開兩側臉頰的肌肉也相當有幫助,對於排斥刷牙的孩子也能有所改善。每一到兩小時進行一次,一次進行數十秒到數分鐘即可,以量少而頻率高的方式進行最有效。
在訓練孩子能夠接受的階段,建議一次給予一種口感的食物,且要在用餐一開始就吃,份量也不用多,2-3口的量就好。如果飯吃到一半才讓孩子嘗試新食物,一方面已經不那麼餓了,意願較低,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相當排斥的話,可能連先前餵下去的飯都嘔出來了,會讓家長更擔心孩子的營養問題。
建議將食材分類。當食物的軟硬度相差甚多時,容易發生嗆咳,如燒仙草常會搭配一小袋的花生,口腔較遲鈍的孩子可能在進食時,沒有感覺到花生的存在,而誤以為都是軟嫩的仙草就吞下去,滑到窄小的食道時,才感覺到完整的花生而噎到。這時建議可使用一格格的餐盤,將食材分類,也讓孩子可以明確觀察到不同的食材,不至於食物混在一起時,因口感或味道交互混合,而難以接受。
家長也要觀察孩子排斥某些食物的原因是什麼?有的孩子對顏色有好惡,例如不吃黑色的東西,因此對於木耳、髮菜,甚至西瓜都要完全去籽才能接受。
有的孩子對於氣味有偏好,對於特定的蔬菜或某些香料會排斥,因此可以給予少量或經過調味也許能讓孩子願意試試看。
讓孩子每週能接受一種過去排斥的新食材,食物的類型接受度就越來越廣,人生的美味經驗也能越累積越多。
(作者為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職能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