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惱人「蕁麻疹」 中醫調理「內外兼顧」

2015/06/28 06:00

▲圖2,金銀花、連翹用於風熱型蕁麻疹。(照片提供/林彥廷)

文/林彥廷

▲圖3,玉屏風散用於衛氣不固型蕁麻疹。(照片提供/林彥廷)

31歲的張小姐(化名)早上一起床,就發現雙手手臂皮膚起紅色、不規則狀的疹塊,搔癢難耐, 不抓還好,愈抓反而愈癢,而且抓痕有擴大的趨勢。

▲圖1,荊介、防風用於風寒型蕁麻疹。(照片提供/林彥廷)

問其病史,她告知,最近並沒有吃不新鮮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但回想起來,近幾年只要天氣變化,尤其是遇到濕冷的氣候,皮膚就有狀況。

張小姐的皮膚是俗稱 「起清膜」的蕁麻疹發作,因為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的過敏反應,特徵是迅速發生與消退,消退後無痕跡,中醫又稱「癮疹」或「風疹」,短時間內發作常是因為外在環境的誘發,常見過敏原如食物(蝦、蟹、奶、蛋等)、藥物、吸入物(花粉、動物毛屑等)或物理刺激(日照、冷熱、壓力等),也和精神壓力及內分泌有關。

中醫將外在環境影響統稱外邪,大致區分為風寒、風熱和血熱,致病因素不同,臨床表現也有差異。

風寒多在遇涼受風後發作,疹塊色較淡,多在皮膚外露部位,可伴隨鼻塞、鼻水、噴嚏、頭痛等鼻子過敏的症狀。治療宜祛風解表,以「荊防敗毒散」(圖1)加減。

風熱遇熱、皮膚症狀加劇、風疹塊色較深、有灼熱感、天氣熱或流汗加重,伴隨口咽乾燥、心煩等,治療宜疏風清熱,以「銀翹散」(圖2)加減。

血熱常在夜間發作,皮膚有灼熱刺癢感,搔抓之後,即起紅條狀劃痕,愈抓愈多,伴隨煩躁不安,宜涼血解毒,可以「消風散」加減。

另外,對於長期搔癢、反覆發作的慢性蕁麻疹就要考慮內因,如抵抗力較弱,平時容易感冒者多屬「衛氣不固」,以「玉屏風散」(圖3)加減;易緊張焦慮、胸悶心煩、睡不安穩者屬「肝氣不疏」,以「加味逍遙散」加減;倦怠懶言、食欲不振、面色恍白、心悸頭暈者屬氣血兩虛,以八珍湯加減。

針灸可取血海、曲池、三陰交、列缺、風池等穴。

臨床上,蕁麻疹常是虛實夾雜,除了減少接觸過敏原、避免飲食過度刺激外,宜加強自身的免疫力,睡眠充足和養成運動習慣都有幫助。

(作者為基隆逍遙中醫診所中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