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定期篩檢糞便潛血 可降大腸癌死亡率

2015/06/27 06:00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及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以民國93至98年國內曾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的116萬人所做的研究,發現「糞便潛血篩檢」確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這項研究是全球首次證實大規模糞便潛血篩檢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研究報告,近期將刊登於國際期刊《癌症(Cancer)》。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國民健康署99年起提供全國50至69歲民眾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102年延伸至74歲。到了103年底有61.5%合乎資格的民眾曾做過此篩檢,兩年內則有40.7%的民眾做過。

國健署和台大公衛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116萬人佔符合篩檢條件的21.4%,以此比例,在定期複篩率3成的情況下,篩檢組比未篩檢組減少10%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如果篩檢率進一步提升至40%,死亡率可減少23%;篩檢率達60%,死亡率可減少36%。

吳建遠更表示,透過篩檢所發現的大腸癌近7成為第2期以下的早期癌症,只有7%為第4期;而未接受篩檢者發現時有兩成已是第4期癌症。大腸癌第0期到第1期發現並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8成,到了第2期則降到7成,及早發現是減少死亡率的主因。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大腸癌每年發生人數約14000人,自民國95年以來居所有癌症第一位;國內因大腸癌死亡人數每年超過5000人,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

吳建遠指出,目前國內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ing,FIT)」,「免疫法」意謂只會檢出人類血球,不用像傳統糞便檢查前需禁食肉類,也不像大腸鏡檢查採侵入式檢查。這項研究證明此項檢查可做為廣泛的群眾篩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