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調理保健 讓好朋友來得剛剛好

2015/01/04 06:00

▲三陰交(照片提供/陳文娟、劉芊妤)

文/陳文娟、劉芊妤

女生每個月來訪的「好朋友」(即「月經」)量來得太多或太少,都是煩惱。

23歲的小雅(化名)剛出社會,不僅工作壓力大,過去月經經期正常,但最近月經來時經量少,一整天不需要換衛生棉,且兩天經期就結束了。

同時她在月經來臨前,常乳房脹痛,月經來時,伴隨小腹脹痛,因經血排出不順暢,讓她煩躁極了。

每次週期正常的月經量約20-60CC,若月經量少於20CC,或經期少於2天,即月經量少。但臨床上很難準確測量月經量,通常都是病人主觀告知:「經血量較以往少,或是使用的衛生棉片變少。」等描述來做評估。

從現代醫學來看,如果壓力大、過度減肥造成內分泌異常,或是多囊性卵巢、子宮搔刮手術後的子宮腔沾黏等,都會造成月經量少。

從中醫的觀點,月經量少是以「陰血虛」為根本病機。月經的原料是血,若陰血不足則「無血可出」,而月經的週期是由腎氣主導,因此月經是以「腎」為根,以「血」為本。

除了「虛」的本質之外,常會有兼夾病機造成「血出不出」,導致月經量少。

◎主證證型:

●血虛:經色偏淡、清晰,伴隨頭暈、眼花、心悸、短氣無力和容易掉頭髮;治療用滋血湯。

●腎虛:經色黯淡,伴隨腰痠、膝蓋痠或頭暈、耳鳴、小腹冷,或夜尿多;治療用歸腎丸。

◎兼夾證的證型:

●氣滯:經色正常或黑紅有血塊,有經水排不乾淨之感,伴隨小腹脹痛或經前乳脹;治療用加味逍遙散。

●血瘀:經色黯或黑,或有血塊,小腹脹痛或刺痛;治療用桃紅四物湯。

●寒凝:經色黯,有血塊,常伴隨小腹冷痛,手腳冰冷;治療用溫經湯。

●痰濕:經色淡紅,質黏或夾雜黏液,常胸脘滿悶;治療用蒼朮導痰丸。

小雅經評估是因剛出社會工作壓力大造成肝鬱氣滯,導致月經量少,使用「加味逍遙散」再加上養血調氣的藥物,她的經血量逐漸恢復正常,經前症狀改善,情志也較舒暢。

按壓三陰交 調整氣血

◎除了中藥藥物之外,自我的保健方法有:

●簡單的穴道按摩,按壓「三陰交」。

位置在腳踝內踝最高點處,再直上4個手指頭的距離,與脛骨後緣交界處。這是婦科第一大穴,因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而得名,而肝脾腎正是影響月經的主要臟腑,因此按壓此穴可以有調整氣血、調經的功效。

●月經結束後是最佳的調養時機,天然食物是最好的保健食品,此時期滋陰養血很重要,因此適合多吃富含膠原蛋白,滋潤光滑肌膚食物如:秋葵、白木耳、山藥,或是養血、補血食物如葡萄、櫻桃、桑椹、枸杞。

●適當的運動和保持心情放鬆愉悅。

這些保健方法有助於每次「好朋友」來訪都來得剛剛好!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