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術後要忌口? 均衡就好!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面對癌友詢問:「聽朋友說,癌症手術後,不可以吃鴨肉和鵝肉,因為這兩種肉比較『毒』,是真的嗎?」中、西醫師和營養師都表示,這樣的說法毫無根據,只要新鮮的肉都可以吃,甚至有助於身體修復。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昨日舉行「頭頸癌病友感恩聯歡會」,有癌友對術後飲食感到疑惑,不知該如何吃。
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洪嘉駿表示,很多癌症病友都覺得自己術後很虛,需要好好進補,甚至到處打聽食療偏方進補,其實這是錯誤的。
最正常的飲食方法是營養均衡,才能固本。除了不宜吃油炸、燥熱、生食外,可以和營養師討論飲食注意事項。原則上,應均衡攝取維他命A(如肝臟、蛋黃等)、維他命C(如深色蔬菜等)、維他命E(全穀類、綠色蔬菜、蛋黃等)。至於肉類,只要是新鮮的肉都可以吃。
洪嘉駿表示,頭頸癌常見的是口腔癌,再細分舌癌、口腔底部癌、口咽癌、下咽癌等。在接受手術、電療、化療等治療初期,可能會有味覺消失、唾液分泌減少、噁心、嘔吐等現象,因此術後照顧相對重要。
彰化秀傳醫院中醫師呂依真也說,鴨肉、鵝肉只是有些「涼」,但不到「寒」的程度。中醫也沒有「癌友不能吃鴨肉、鵝肉」的說法。任何的肉只要適應均衡就可以,尤其是肉類含有蛋白質,蛋白質對身體修復有好處。
營養師陳燕華指出,癌友術後飲食營養均衡為原則,鴨、鵝等新鮮肉類、各種高纖維的青菜、當季水果、五穀雜糧(如綠豆飯、紅豆飯、薏仁飯等)適量均衡,可以多喝煮開且無糖的白開水。
人體排毒從尿液、排泄物、流汗等方式排出,喝開水有利新陳代謝;飲食上不要碰油炸和高油脂的食物或高湯。例如麻油過於燥熱,容易引起傷口發炎,可用溫和性油脂(如苦茶油、植物油、沙拉油)等取代,所以就不適合吃麻油雞湯、薑母鴨、砂鍋魚頭類等進補食物。
陳燕華提醒頭頸癌病友,若化療後引發嘴破,此時不利咀嚼進食,應改吃冷掉的流質食物,以利進食,補充體力。
昨天活動現場也邀請氣功老師陳鴻明教大家氣功基本功法。陳鴻明說,學氣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有助病後復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