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香腸嘴」不是火氣大 而是「口周炎」

2014/12/11 06:00

治療前:嘴唇紅腫脫皮。(記者張軒哲翻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治療後:嘴唇消腫。(記者張軒哲翻攝)

40歲廖姓婦人從今年6月端午節期間,嘴巴莫名紅腫、脫皮,宛如「香腸嘴」。原以為是「火氣大」,吃中藥沒改善,求助皮膚科診所擦藥也沒好轉,外出跟上班都戴口罩遮醜。所幸最後被診斷出是口周炎,擦藥3天後終於消腫,揮別戴口罩過日子的生活。

婦人就醫後,才讓香腸嘴消腫。(記者張軒哲攝)

廖姓婦人表示,今年端午節前後,嘴唇乾澀難耐,甚至皸裂流血,即使勤擦護唇膏或多喝水,嘴唇還是嚴重脫皮、脫屑,讓她對外表失去自信,常口罩不離身,連老公都不想親她。

日前嘴唇腫脹脫皮症狀更嚴重,嘴唇四周腫脹、脫皮,親友認為可能是乾燥過敏導致,她還細心在嘴唇四周猛敷面膜跟化妝水,非但無法改善,甚至更加紅腫,只能戴口罩上班,心情鬱悶,最後到童綜合醫院皮膚科看診,擦溫和皮膚藥膏,3天就消腫。

童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李俊諒指出,慢性口周炎、唇炎是指唇部、口角和口部周圍皮膚長期呈乾燥、脫皮、皸裂、腫脹症狀。患部感到灼熱、發癢和疼痛感,嚴重者會在口角呈現細小裂痕,甚至糜爛,反覆結痂。

因廖婦從不化妝或使用唇膏,研判是壓力因素,無意間產生咬嘴唇或舔嘴唇的動作,導致發炎範圍變大,從唇炎變成口周炎。

治療方法必須移除致病因素,開立低敏感性類固醇藥物,減輕炎症和敏感病徵,平時可補充維他命B,避免舔、咬嘴唇的壞習慣,慎選低敏度、不含色素和防腐劑的護唇膏,保持唇部濕潤,才能改善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