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遇考試就肚子痛 焦慮症上身

2014/04/01 06:00

陳逸群醫師(右)建議病患,要避免焦慮症上身,得先讓自己跳脫災難性思考,從完美主義框框裡走出來。圖中病患非文中當事人。(記者謝鳳秋攝)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國中、高中生升學壓力大,17歲「小雁」(化名)在大考前,總是肚子痛、難入睡、易感冒,考試結束後卻又不藥而癒;精神科醫師陳逸群建議,若症狀無法改善,可就醫透過行為治療或是藥物治療控制。

「小雁」在班上排名前5名,平時積極樂觀,課業上不用爸媽擔心,但不論學校的期中考、期末考或學測模擬考,考前總是會肚子痛、不好入眠,且容易感冒,但考試結束,所有不適的症狀又不藥而癒,爸媽為了她的健康傷透腦筋,帶她就醫。

豐原醫院精神科醫師陳逸群指出,常見焦慮症可分為恐慌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慮病症等類型,慮病症為因緊張焦慮身體出現病痛,如腹瀉、胃痛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花時間到處找醫師卻找不出病因,甚至因而經常請假不上班、不上課。

精神科對焦慮的解釋為莫名、無緣無故的緊張,表面上說不在乎,其實心裡非常在意,患者會採取「災難性的思考」,把疾病想得太嚴重或覺得事件會演變成大災難,如一有發燒症狀就擔心是肺炎,一地震就想成房子即將要垮掉等,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無法好好入眠。

陳逸群說,要避免焦慮症上身,得先讓自己跳脫災難性思考,從完美主義框框裡走出來,培養運動習慣,適度跟家人、朋友分享快樂悲傷,抒發情緒,若仍無法改善症狀,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的幫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