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貧血誘發異食症 少女狂啃冰塊

2013/12/27 06:00

記者何宗翰/新竹報導

新竹一名15歲的國中少女,2年多前開始有愛吃冰塊的癖好,就連寒流來襲、穿著厚外套也要啃冰塊,否則就會全身不自在,還伴隨有頭暈、心悸等症狀,醫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導致的「異食症」,服用鐵劑治療2個多月後已改善。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鎰聰表示,這名國中少女平日作息正常,學習、交友都沒有異狀,唯獨愛吃冰塊,只要一天不吃就會全身不自在,媽媽覺得不對勁,強制將她帶到醫院檢查,經診斷為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症,和青春期經血流失有關。

楊鎰聰說,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缺鐵性貧血約占1/3,常見的症狀除了頭暈、氣喘、心悸外,還有少數患者會有怪異的異食行為,目前醫學上對於缺鐵患者為何會有異食症還不太清楚。這名少女服用鐵劑治療2個多月後,血色素逐漸回升,不僅頭暈、心悸等症狀改善,愛吃冰塊的異食行為也獲得控制。

缺鐵性貧血好發於青春期及育齡期的婦女,和月經流失有關,一個成人一天約需10毫克的鐵,但婦女平均一次經血量就大約有70毫升,若以1毫升的血大約含有0.5毫克的鐵計算,每次月經就會損失35毫克的鐵;老年人的腸胃道潰瘍、出血也是常見原因。

楊鎰聰說,異食症患者可能會吞食冰塊、糞土、鐵釘、紙片等異物,常危害健康。若合併頭暈、氣喘、心悸等症狀,就要留意是否為缺鐵性貧血造成的異食症。

貧血症狀可以補充鐵劑改善,至少須6到9個月以上,但仍需找出缺鐵性貧血的根本原因,加以治療。

含鐵的動物性食品包括肝臟、牡蠣、貝類、內臟類、瘦肉,肉類紅色越深,含鐵量愈多,植物性食品包括豆類、深綠色蔬菜、葡萄乾、紅棗、黑棗、全穀類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