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學研究》超音波定位探針 麻醉不再憑手感

2013/09/19 06:00

▲傳統「硬脊膜穿刺針」(上)與新型「高頻超音波探針」(下)。(江惠華提供)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

▲江惠華教授(右)與丁乾坤醫師團隊研發出「高頻超音波麻醉定位探針」,可精準定位。(記者湯佳玲攝)

麻醉不再憑手感!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組成團隊,研發出新型「高頻超音波麻醉定位探針」,讓施打部位更精準,研究成果發表於麻醉醫學類排名第一的《麻醉醫學(Anesthesiology)》國際期刊。

陽明大學與北榮團隊新研發

「硬脊膜外腔麻醉術」是無痛分娩、下半身手術及術後止痛最常用的半身麻醉術之一,全球每年約有上百萬例;以無痛分娩而言,台灣一年約有4萬例。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醫師丁乾坤表示,麻醉針必須刺穿皮膚、肌肉、黃韌帶後進入「硬脊膜外腔」,臨床上這種麻醉的施行仰賴麻醉醫師的「手感」來進行數公分的「黑暗穿刺」,進入厚度僅約2到7毫米(2到7mm)的硬脊膜外腔;根據統計,這種手術約有1%到3%的失敗率,常造成嚴重頭痛等併發症。

陽明大學醫學工程所教授江惠華與丁乾坤發揮工程研究及臨床專長,研發出「高頻超音波麻醉定位探針」,利用超音波高頻探針的回覆訊號,做為定位與量測用途的穿刺定位技術,可即時呈現麻醉穿刺針與黃韌帶、硬脊膜的距離,協助硬脊膜麻醉穿刺的準確定位。

江惠華表示,要在直徑1毫米(1mm)的探針內部裝設微小晶片與電線,封裝技術十分困難,是世界上的創新研發,極具高階醫療器材的產業潛力;目前正申請美國與台灣專利中,接下來將進行小規模臨床實驗,預估2到3年後問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