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雙極電刀術治攝護腺 負擔較輕

2013/05/26 06:00
雙極電刀術治攝護腺 負擔較輕

▲泌尿道檢查器械。(照片提供/蔡昇翰)

文/蔡昇翰

75歲周老先生(化名)苦於頻尿、夜尿、小便無力多年,吃了不少藥,換了許多醫院,症狀好好壞壞,近幾個月還兩次上急診,放導尿管,讓他苦不堪言。不只一位醫師建議他手術,但卡在傳統電刀手術與高價的雷射手術兩難中間做不出決定。

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處狀似核桃的腺體,尿道由膀胱延伸貫穿攝護腺後,進入陰莖,開口在龜頭。

攝護腺良性增生,俗稱攝護腺肥大,是指攝護腺細胞非癌性增生,是一種良性腫瘤,在年老男性相當常見,年過60歲以後,約半數會罹患此疾。攝護腺體積的增加會逐漸壓迫,貫穿其中的尿道與推擠膀胱,造成排尿障礙。

以往對中、重度攝護腺肥大患者外科治療一向以經尿道電刀刮除手術為黃金準則,只是「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術中、術後出血、電解質失衡、水中毒等),仍讓人害怕。

近年來,由於雷射光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攝護腺肥大手術也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舉凡常見的綠光雷射、鈥釔雷射、銩雷射及極光雷射,都是以生理食鹽水做為媒介,利用雷射光束波長特性,進行汽化、切割以及止血的動作。

提供傳統與雷射手術另一選擇

雷射手術相較傳統電刀刮除有較優異的止血能力;以生理食鹽水操作的特性,也能減少術後電解質失衡,及腎功能缺損等重大併發症。正因擁有併發症少、恢復快的優勢,攝護腺雷射手術已逐漸成為治療的主流,然現行健保並不給付,動輒數萬元,對患者是不小的經濟負擔。

「高負擔」與「高併發症」之間,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經尿道雙極電刀汽化術」是利用生理食鹽水作為手術媒介,減少術中水中毒風險。電流僅通過刀頭兩極,產生高能量切割,或汽化攝護腺組織,不僅提供優異的止血效果,且電流不會大範圍經過身體,因而減少對神經的影響,及對裝置心臟節律器患者的傷害。

雙極電刀產生的高能量僅止於表淺攝護腺組織,術後組織水腫及壞死組織剝落較不嚴重,術後恢復期較為舒適。雖然目前健保未給付雙極電刀刀頭,但所負擔費用相較雷射光纖便宜,提供患者另一選擇。

(作者為振興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