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猛冒水泡 其實只是長「痱子」
文/魏嘉宏
一對新手爸媽發現,剛滿8個月大的寶寶頭皮上,突然長滿密密麻麻的小疹子,心急如焚地趕緊帶他去看急診。急診醫師做了基本的理學檢查,發現他並沒有發燒,也沒有其他異常狀況,因此會診皮膚科醫師協助鑑別診斷。
仔細察看小寶寶的皮膚疹子,其實是一顆顆清澈的小水珠叢聚而成。除了頭皮,胸前也可以看到好幾顆類似的小水泡。詢問爸爸、媽媽後發現即使天熱悶熱,但怕小寶寶著涼,不但不敢開冷氣,而且還包得緊緊的,因此小寶貝流了好多汗。
其實小寶貝是得到了「晶狀汗疹」,給予適當的衛教加上局部使用類似痱子膏的藥水後,寶寶的恢復情形十分良好。
汗疹俗稱「痱子」,其實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尤其台灣位處亞熱帶,天氣潮濕炎熱,因此台灣有汗疹問題的病患比西方多。
汗疹常好發於長期臥床的老人和出生1到2個月大的寶寶,因為他們沒辦法立即自行處理多汗問題,反而常因照顧者讓他們穿太多衣物而增加汗疹機會。
汗疹的致病機轉是因為皮膚汗線阻塞,讓汗液滯留表皮內所致。除了反覆流汗,紫外線照射和一些皮膚細菌都有可能造成汗疹。根據阻塞的位置不同,臨床上又可細分為幾種不同型式:晶狀汗疹、紅色汗疹和膿皰汗疹。
晶狀汗疹最為表淺,一顆顆的小水珠甚至用手指磨擦就會破掉。紅色汗疹最常見,臨床上以丘疹為主,也就是俗稱「痱子」,為最常見的型態。如果汗線阻塞在最深層,就會變成膿皰汗疹。
治療汗疹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皮膚感染,只要保持患處通風乾燥、減少包覆時間,通常症狀會明顯改善。青少年或成人如果有流汗過多困擾,建議可以隨身多帶一套乾淨衣服,可供更換。
雖然汗疹很常見,但是還是有很多其他的皮膚疾病需要鑑別,建議有類似的皮膚問題,還是要請專業的皮膚科醫師給予正確的診斷。
(作者為林口、台北、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