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 應避免X光檢查
文/許貴程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懷孕期間放射線的照射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畸形及異常,因此懷孕婦女皆須避免受到放射線的傷害,但還是有少數人會在不知已受孕的情況下,或無意間接觸了放射線,甚至因疾病之故,不得已接受放射線照射。
因此孕婦均深怕放射線照射影響胎兒的健康,初期懷孕者甚至會考慮終止妊娠。到底放射線對孕期胎兒的影響有多大呢?原則上,放射線對胎兒的影響與接觸放射線的劑量有關,放射線劑量的單位以雷得(rad) 表示。一般來說,放射線劑量小於五rads並不會增加胎兒的畸形及異常的機會,如果劑量高於二十rads則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根據臨床統計,懷孕期間接觸放射線,若在受孕後的前十四天則會增加胎兒流產的機會,但不會增加胎兒畸形的機率;在受孕後的十八至四十天,也就是在胎兒器官發育的這段期間,則會提高胎兒畸形的風險;懷孕十五週以後會導致胎兒中樞神經異常的機會大幅上升,而在懷孕中期以後會提高胎兒智能不足的風險;至於會不會增加胎兒致癌的機會,則尚未有定論。
平常所接受的X光檢查到底會讓人接觸了多少輻射劑量呢?其實一次的胸部X光檢查劑量只有零點零二至零點零七mrads(一rad等於一千mrads),一次的腹部X光檢查劑量是零點一至零點二rads,較強輻射的檢查,例如檢查腎結石的腎盂攝影是零點六至一點四rads,都低於五rads,因此懷孕期間接受這類檢查並不需要終止妊娠。
雖然少量的X光檢查對胎兒的影響極小,但懷孕期間仍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X光檢查,例如體檢或一般疾病的追蹤,除非這些檢查是絕對必要的。
(本文作者為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