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腦中風 頸部超音波可看出徵兆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防止腦中風,頸部超音波檢查可看出徵兆。醫師建議,超音波有健保補助,抽血也可從血脂數值看出端倪,不需要一下子就自費進行電腦斷層檢查。
腦中風有8成是因腦部缺血所引起,其中有1/4的原因是來自頸動脈狹窄不通,由於症狀不明顯,像不定時炸彈,隨時伺機危害健康與生命,因此,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了解頸動脈健康的最佳方法。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谷州說明,頸動脈狹窄是因頸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內的異常增厚,通常頸動脈狹窄發展到一半或2/3時,才會出現明顯症狀,如頭暈、手腳發麻、流口水、說話突然大舌頭、暫時視力消失等,頸動脈狹窄若達60%就有中風危機。
門診中,很多病患因肩頸酸痛引發頸部僵硬、頭痛,長期下來導致頸動脈血流不順暢,等到看醫師時,一直擔心頸部僵硬是否有中風危機?
張谷州強調,通常他會先觸摸一下頸動脈彈性,然後以聽診來了解脈動,接著會問身高、體重,然後伸展肩頸、手臂、手肘的柔軟度,再來才是抽血檢查血脂值。
基本上這類病患都有體重過重、不愛運動、每日使用電腦數小時的共同點,長期下來才會造成肩頸酸痛、頭痛等毛病,基本上透過肌肉放鬆藥物及復健治療就可大幅減輕;若是血脂超標才會有血管硬化或狹窄的危機。 頸部超音波主要是檢測血管壁表面及其內部是否出現粥狀硬化?檢測過程約20分鐘,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達60%,應迅速尋求藥物治療或放置頸動脈支架,以避開中風危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