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巴金森之友協會成立 為病友爭取福利

2011/12/20 06:00

▲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昨日成立,由台大醫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右二)擔任理事長,成立大會邀請病友黃先生(右)與陳先生(左二)現身說法,感謝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戴春暉(左)深腦刺激術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記者鹿俊為攝)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台灣估計已有超過3萬人以上罹患巴金森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昨天成立,邀請病友現身說法。陳先生33歲時每天早晨手腳僵硬、不自主顫抖,後來診斷罹患年輕型巴金森症,但陳先生不放棄接受治療,從行走不便,到兩年前完成挑戰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的夢想,接下來還想挑戰台北101大樓的登高大賽。

台灣估3萬人罹病

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0.74%,老化所造成的相關疾病也增加,巴金森症是國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佔老年人口的1到2%。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3萬人以上罹患巴金森症。

不過,今年53歲的陳先生,才33歲時就罹患巴金森症,當時正值事業起飛,還有嗷嗷待哺的小孩,他擔心逐漸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增加家人負擔,為避免生病帶給家人沉重負擔,他開始日夜加班,增加收入,也持續接受治療,包括深腦刺激術(DBS)。陳先生說,爬樓梯是他日常復健之一,現在每天爬10層樓,在30分鐘內完成一天2趟。

巴金森之友協會理事、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一般而言,年輕型巴金森症病程較緩慢,也不易得到失智症,對於藥物耐受性也較高,透過適當的運動及調養,有些患者十幾年一直是第2期或第3期,但多數病患在服用藥物後的5到10年,須使用更高的藥量,甚至產生新的症狀,如:運動症狀的反覆波動或不自主的肢體扭動。

戴春暉說,當藥物無法控制時,DBS是目前最有效而安全的治療方式,能幫助病患恢復行動力,降低口服藥物劑量,減少低血壓或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也希望能為病友爭取深腦刺激術的健保福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