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嬰幼兒語言發展 有異常早治療

2011/10/22 06:00

文/陳蓉妍

語言是人類經過進化後,所獲得最與眾不同的能力,藉此能進行溝通及社會互動。

新生兒一出生就具備學習語言的能力,隨著生理成熟及照顧者日積月累給予的語言刺激下,他們的語言能力從一開始的哭聲和呀呀聲,逐漸發展出單字、詞彙和短句等,與成人進行溝通的能力也日漸成形。

因此在嬰幼兒語言發展過程的每一階段,都有其重要意義,倘若發現有任何異常即需及早進行療育。

●出生至3個月

此一階段的嬰兒聲音,主要是從哭聲及打嗝聲,逐步發展出咕咕聲、大笑聲、尖叫聲和咆哮聲等,並隨著嬰兒醒著的時間,及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增加之下,開始有回應的微笑及相互理解的交流。

●4至8個月

當嬰兒滿4個月大時,開始有了牙牙學語的聲音,發展至6到7個月大時,則能認得自己的名字並做出回應(如視線接觸),到8個月大時牙牙學語的能力更為成熟,不再只是發出重複的單音節,而是能把不同的音節組合在一起。

●9至12個月

此階段開始出現仿說,特徵就有如鸚鵡似地模仿他人的話,並且開始懂得利用手指指物、發聲、視線接觸及其他肢體動作等進行簡易的溝通。

近12個月大時,大多數的嬰孩能理解與其生活相關的近50個單字,例如喝水、吃、親親、洗澡和鞋子等。

●12至18個月

約近一歲時,孩子們開始發出具有意義的第一字彙,之後就努力擴展字彙庫;近18個月時,可主動表達的字彙大概可至50個左右。此一階段孩子們也使用大量肢體動作輔助他們的字彙,與成人進行有效溝通。

●18至24個月

19到21個月大之間,當孩子的字彙累積到約50個後,他們的學習速度會轉變為非常快速,字彙量也大幅增加,並且發展出像「電報式」的語言來溝通。

由於對字彙意義仍不是很了解,孩子會對新字彙照單全收,且逐一嘗試,此時父母更要謹慎注意自己使用的語言。

●24至36個月

24到36個月大的孩子說話已愈來愈接近成人,然而其內容多半是與談話當時情境相關;抽象式的表達不成熟,因此和成人對話時的品質也較不足。

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學習說話奠基的時間,因此大多數的孩子語言發展上的問題,也是在此時被發現的,家長須多注意。

(作者為台中愛鄰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