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叢發性頭痛
與大腦下視丘功能較差有關

2006/01/12 06:00

Q:我從去年起出現一種奇怪的頭痛症狀,不常發作,但一發作就疼痛難忍,甚至淚流滿面,看過兩位醫師,但依舊沒有改善,上網搜尋發現有一種「叢發性頭痛」,據說是最痛的頭痛類型之一,不禁讓我懷疑自己可能被這種頭痛纏上,請問叢發性頭痛成因為何?是否能治療?

A:叢發性頭痛是所有頭痛類型中症狀最劇烈的一種,早年甚至有人痛到自殺,台灣估計有六萬名患者,根據台北榮總與台南新樓醫院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要被正確診斷,需時平均長達八年。

叢發性頭痛可能與腦部下視丘功能較差有關,因此患者常伴隨自主神經症狀,包括眼睛紅、單眼流淚、流鼻水、臉部冒汗、瞳孔收縮、眼皮下垂、臉部腫脹等。部份患者會坐立不安,甚至會走來走去,症狀獨特。

這類頭痛多在固定時間發作,如早晨或入睡後一、二小時。最常發生於單側眼窩後方,有人形容發作時眼睛痛如刀割。

不同於其他類型的頭痛,叢發性頭痛的病患是男多於女,男、女比約六比一。

吸菸是可能原因,而腦部缺氧可能誘發叢發性頭痛,因此吸菸、處在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及空氣稀薄的高山,比較可能發作。

臨床上也發現,有病患是在頭部外傷一、兩年後才出現叢發性頭痛。 雖然叢發性頭痛發作時難以忍受,但只要找神經科醫師確診,多能有效服藥預防發作,而在發作期也應避免喝酒、飛行與登山等誘發因子。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署君解答,記者王昶閔整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