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與孩子玩遊戲 玩出好脾氣

2011/05/21 06:00

▲孩子能藉由積木類遊戲來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及情緒發洩。

圖‧文/王韋智

▲棋盤遊戲可增強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玩家」,他們常常為了遊戲而廢寢忘食,或者他們能將最平常的事情變成有趣的遊戲。

▲畫畫等美術活動,讓孩子能藉此抒發情感及發洩情緒。

遊戲在孩子的生活中佔了極大的比例,遊戲不只是娛樂,還能幫助孩子發展動作技巧、認知、語言、情緒、社會能力與社會認知功能。因此父母與孩子玩遊戲之前,要選擇合適的玩具。

▲父母能從孩子對故事的理解,進而瞭解孩子是否有認知上的偏差。

●畫畫、勞作、搓揉黏土等美術活動,可讓孩子藉此抒發情感及發洩情緒。

●玩偶玩具特別適用於學齡前的女生,至於這個時期的男生愛玩的是軍隊、戰士、機器人,以及與電視、電影有關的遊戲。

不論是玩偶或模型,都是孩子把自己與玩偶看作一體,而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玩偶身上。

玩想像遊戲時,孩子有時會將他們家中或學校的情形演出來。父母可以了解到目前孩子在日常生活與他人相處情況。當孩子告訴大人,玩偶的感覺和想法,事實上就是在說他自己,因此大人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目前的想法,進而教育孩子正確的觀念。

●積木可以丟擲或堆積,容許孩子去破壞或建設,讓孩子能藉此發洩情緒或創造。

●進入學齡的孩子較喜歡有組織、有規則的遊戲,玩棋盤遊戲時,需要自我抑制(等待輪到自己)、跟別人合作及遵守規則,可以增強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孩子增進其社會化技巧。

大部分的棋盤遊戲其中隱含了輸贏的概念。因此孩子面對輸贏的反應、遵守規則、甚至作弊,都是與孩子遊戲時可討論的主題。

●由於故事對孩子有相當的吸引力,及投射出孩子的心理,父母可以利用繪本說故事,傳達訊息給孩子,或是從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發現孩子是否有認知偏差。

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幫忙孩子理解自己做的事情、行動,並引導讓孩子學習表達及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過,家長要記得遊戲本身只是一種管道,與孩子遊戲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作者為台北市杏誠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