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幼童發燒、長疹… 當心罹患川崎症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川崎症多在春、夏發生,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初期的症狀常是不明原因的高燒合併膿尿,易被診斷為尿道感染,其實川崎症的症狀常是陸續出現,如果不及時診斷,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約有20%至30%的病童會有冠狀動脈血的合併症及後遺症,可能造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進入好發季節 家長勿大意
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吳俊明表示,川崎症的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種感染及免疫相關的疾病,且症狀複雜,剛開始是不明原因發燒,吃退燒藥,等藥效過後又會發燒,之後陸續出現咽喉發炎、草莓舌或嘴唇紅裂甚至出血、眼結膜充血、皮膚長疹、手指與腳趾末端紅腫、脫皮、頸部淋巴結腫大、接受卡介苗處紅腫或起水泡等,其中至少要5項症狀都符合才能確診是川崎症。因此川崎症是小兒科醫師公認第一難診斷的疾病。
過去認為,川崎症膿尿是泌尿系統黏膜細胞發炎所致,不過台南成大醫院研究發現,膿尿是因為腎臟發炎引起,而且有證據顯示,川崎症的腎臟發炎致病機轉可能是經由免疫機轉,造成腎臟內的小血管發炎所致,即使病童治療後沒有症狀了,但是20%病童的顯像檢查仍出現腎臟結痂,至於是否影響日後腎臟功能?需長期追蹤才能得知。
吳俊明指出,川崎症會侵犯全身的中、小型血管,引發血管炎的病變,最被注意的是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瘤,但沒人注意到也會引起腎臟發炎,造成膿尿。
吳俊明表示,川崎症的發生率為每10萬名5歲以下孩童約66例,東方人高於白種人,一開始以發燒、長疹、結膜炎、草莓舌、嘴唇紅裂等表現,但這些症狀又與其他疾病相近,現為該疾病好發季節,家長發現幼童有上述症狀,應及早帶到大醫院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