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4歲童重聽 原來是中耳積水

2011/01/27 06:00

■王遜模強調,隨著醫學進步,許多聽力障礙是可以治療的,但須及早就醫。(大同醫院提供)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

4歲的何小弟近來談話時注意力不集中,回話速度緩慢,醫師診斷發現他的中耳腔有積水,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呼籲家長不可不慎,若發現小朋友的聽力有問題,一定要儘快就醫,因為孩子的發展不能等待。

何小弟弟就讀幼稚園小班,最近看電視時音量轉得很大聲,母親問他話時,常要問兩、三次才有回應;老師也發現何小弟弟上課時的專注力差很多,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高雄大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遜模幫何小弟進行耳鏡影像系統及完整的聽力檢查後證實,他的中耳腔有積水,進而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

王遜模表示,7歲前的兒童耳咽管短,且與地面呈現較水平的角度,一旦得到中耳炎,病菌容易從鼻咽部經由耳咽管擴散至中耳腔,造成積液不易消退,導致聲音傳導受到阻礙,產生聽力障礙。

他說,除了耳咽管的失能外,上呼吸道感染、寄放在托兒所的孩童、鼻過敏、常吸入二手菸、唇顎裂、顏面畸形、免疫功能不佳,都是造成孩童中耳積水的原因。

治療時,得考量中耳積水病程長短,60%的小朋友在中耳炎後的1個月,中耳積水會消失;90%的小朋友在3個月內會消失。因此,小朋友被診斷中耳積水時,必須詢問詳細病史,特別是聽力障礙的情形發生多久,才能對症下藥。

王遜模說,通常醫師會給予藥物治療,以3個月的追蹤期當作是手術介入的分界點,如果追蹤期間出現併發症,如耳膜過度塌陷、出現感音性聽障等,就須及早手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