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止針扎 空藥罐立大功

2010/12/09 06:00

胰島素空針針頭收集盒。(照片提供/邱鈴惠)

文/邱鈴惠

廢棄的空藥罐搖身一變,成了胰島素針頭收集盒,可保護患者,讓護理人員避免針扎,遠離恐懼。

秀傳醫院護理部團隊的小創意發揮大效用,藥罐「變身」針頭收集盒,還因此獲得今年台灣健康醫院學會的健康促進醫院創意計畫選拔「安全職場」特優獎。

此創意源自護理人員最害怕的職業傷害—針扎事件!過去在門診診間回收糖尿病患用來注射胰島素的空針時,常傳出零星針扎事件,甚至曾有護理人員在結婚前遭遇針扎意外,卻發現針頭來自愛滋感染者,差點因而毀了婚約,必須先接受預防性投藥,追蹤一年,也導致婚期延後。

層出不窮的針扎事件,讓護理部結合藥局、管理部及總務課,共同擬定防止針扎方案。經過討論,選擇容器、測試厚度等作業,最後選定藥局廢棄的大型空藥罐,且厚度需超過0.4公分,才能避免針頭刺穿藥罐傷人。

由於過去糖尿病患者常隨手拿著塑膠袋裝使用過的胰島素空針,交給門診護理人員回收,很容易發生護理或清潔人員針扎意外,因此護理部設計了胰島素針頭收集罐,在罐子外貼上使用方法,並在患者領藥時,詳加解釋,並讓患者將「加工」 後的罐子帶回家;經過一年的試辦與宣導後,門診針扎意外也就此掛零了。

被尖銳物品扎傷,向來都是醫療人員必須面對的職業傷害,護理人員更是最大宗的受害者,且發生情境以「清理用畢未丟棄的器材扎傷自己或他人」最為常見,利用藥局空藥罐回收再利用,不但解除門診護理人員被針扎的恐懼,也讓病患了解正確處理針頭等感染廢棄物的方式,是最省錢、有效的防護方案。

(作者為彰化秀傳醫院護理部督導)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