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3D微創手術 有助精準下刀

2010/08/25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但需要純熟的技術與精確的判斷,才能讓手術成功。

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吳鴻昇表示,目前台灣的微創手術大多還停留在2D的平面切面階段,也就是透過一個個的平面切面觀察局部的症狀,再透過醫師的經驗與推測進行判斷與治療,必須在手術過程中,一邊觀察、一邊進行手術,如果遇到突發狀況,往往要承擔未知的手術風險。

吳鴻昇指出,透過3D立體模擬,不只可以更清楚找到病變位置及掌握周圍相關身體機能,更可以讓醫師進行術前演練,提高手術成功率,像是位居台灣男性第五大死亡率的攝護腺癌,未來期待可以透過3D實體虛擬微創手術,更細膩觀察模擬攝護腺癌病患的周邊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避免因為手術過程,牽動及影響身體的周邊機能,大幅降低攝護腺癌術後的後遺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