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暴躁無法冷靜 原來罹患焦慮症

2010/08/18 06:00

脊椎微創手術傷口約2至3公分,比起傳統手術10至20公分的傷口小。(記者潘杏惠攝)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一名凡是講求效率的中年主管,只要屬下達不到他的要求,他馬上就發火,捶桌子、摔椅子。他認為,他會這樣,都是屬下的錯;他的屬下全以為是公司「節能減碳,冷氣不夠冷」造成的,但是明明冷氣都已經開到最強了,這位主管還是動輒發怒,後來在家人的勸說下就醫,才發現原來他的個性「火爆」都是罹患焦慮、恐慌症引起的。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賴德仁昨天指出,天氣炎熱,不少人認為,自己或別人暴躁、易怒是天氣太熱引起的,但如果吹了冷氣照樣怒不可抑,小心是精神疾病,而精神分裂、憂鬱症、躁鬱症、失智症等患者在大熱天下,也易加重暴躁、易怒的症狀。

他提醒家屬及親友們,當精神疾病患者暴躁、易怒時,家屬向他們辯解、回罵、批評他們,只會讓他們更加暴躁、易怒;除了失智症患者要運用他們健忘的特點,在他們發怒的當下,想辦法轉移話題,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若是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患者發怒時,家屬應以聆聽、陪伴、支持的態度為主,讓他們慢慢發洩情緒、哭泣,就是不要和他們吵架、對罵,以免對患者的病情「火上加油」。

休閒、運動、聽音樂、聊天、找人吐苦水、睡眠充足等,都有助於減緩患者暴躁、易怒的症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