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逾40歲有家族癌史可考慮PET健檢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高價的正子造影(PET)等高階影像癌症健檢與傳統癌症健檢各有利弊!高階影像價格主打方便、一次可篩檢多部位;傳統癌症篩檢針對重點部位器官,雖然部位較少,但輻射量低、準確性較高。但前提是,兩者皆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操作與判讀,才能將檢查誤差降到最低。
日前有醫界大老批評,高階影像癌症健檢效益低、輻射量高,不適合當成常規健檢進行,且偽陽性較高,有時徒增病患恐慌,甚至白挨一刀,但新光醫院昨日發表PET檢查3萬例成果,過去10年、2萬9600名受檢者中發現,262人罹患癌症,檢測率千分之12.5,且偽陽性比率從過去2%到3%,降至1%以下。
家族中多人被篩檢出罹癌的70歲張太太表示,9年前,他的先生每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卻未發現罹癌,意外在做PET檢驗時,發現罹患第二期大腸癌,手術後9年來都沒有轉移與復發。張太太表示,過去10年來,約有150多位親朋好友先後進行,57歲的妹妹、35歲的女兒,分別在6年前與7年前檢出甲狀腺癌,最近她的另一位64歲的妹妹去年發現早期肺癌,目前正治療和追蹤當中。
新光醫院核醫部主任陳遠光表示,PET與傳統健檢各有優缺點;健康管理部主任呂至剛提醒,若有癌症家族史、抽菸、喝酒及飲食習慣不良等習慣,40歲以上就應做癌症健檢,如果不確定哪些部位的癌症風險較高,就適合做PET,可以針對全身性腫瘤進行掃瞄篩檢。
相對地,如果很明確知道自己的肝癌風險較高,例如肝炎帶原者,就應做肝臟超音波,大腸癌家族史者就應加做大腸鏡檢。
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也說,PET對腸胃道腫瘤的準確度仍嫌不足,還是得靠腸胃內視鏡。
和信醫院日前也出書指出,國際間公認最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主要是糞便潛血篩檢、腸胃內視鏡、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攝護腺抗原等檢驗。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