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抑制腸道慢性發炎 清華大學攜手國衛院研發新藥

2025/01/15 14:45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左)指導碩士生吳苡伶以電腦模擬蛋白質結構。(清大提供)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左)指導碩士生吳苡伶以電腦模擬蛋白質結構。(清大提供)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愈來愈多現代人因壓力引發腸道慢性發炎,出現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清華大學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組生物、化學跨領域研究團隊,找到關閉腸道細胞表面離子通道機制,研發出抑制發炎分子釋放的藥物,為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且登上國際期刊《先進科學》。

根據中央健保署統計,2022年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增加到10萬分之19.6;克隆氏症盛行率則約10萬分之8.3。患者長期受到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困擾,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道穿孔。邱于芯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免疫失調,臨床上多半靠消炎藥、類固醇控制,且容易復發。近來雖有新型抑制免疫的生物製劑問世,但治療費用昂貴,患者難負擔。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使用倒立螢光顯微鏡進行實驗觀察。(清大提供)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使用倒立螢光顯微鏡進行實驗觀察。(清大提供)

清華與國衛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則另闢蹊徑,研發出新型的小分子藥物,可阻止腸道表面黏膜細胞的離子通道打開,令發炎分子跑不出來,成功抑制發炎反應。邱于芯說明,細胞內有一種稱為ATP的重要能量分子,當腸道細胞受損凋亡時,就會通過大孔徑的PANX1離子通道跑出來,釋放出危險的訊號,吸引免疫細胞過來清理受損的細胞。

這原本是身體清除受損細胞的修復機制。但在發炎性腸道疾病中,這個離子通道持續開啟,不斷釋放ATP,卻導致越來越多的免疫細胞被召集到腸道,引發炎症,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造成更嚴重的腸道傷害。

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右)指導博士生薛雯勻操作流式細胞儀。(清大提供)

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右)指導博士生薛雯勻操作流式細胞儀。(清大提供)

邱于芯認為,如果能關閉離子通道、不讓引發反覆發炎的分子跑出來,就能關上「潘朵拉的盒子」,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提供解方。10年前與澳洲研究團隊合作時,曾研發出一款能關閉PANX1離子通道的藥物,但當時發現的藥物有肝毒性副作用。此次透過清華與國衛院的雙邊合作計畫,與專精藥物化學的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謝興邦與研究員李靜琪合作,成功改良舊藥的分子結構,效果更好,也解決肝毒性問題。

未來團隊將繼續研發治療其他發炎性疾病的新藥,如腦中風、癲癇、慢性疼痛、氣喘、過敏,甚至心臟衰竭等,可望為組織損傷、免疫相關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右)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跨域合作,成功研發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新藥。(清大提供)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右)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跨域合作,成功研發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新藥。(清大提供)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右二)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左二),帶領清華化學系博士生薛雯勻(左一)、生技所碩士生吳苡伶(右一)成功研發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新藥。(清大提供)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右二)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左二),帶領清華化學系博士生薛雯勻(左一)、生技所碩士生吳苡伶(右一)成功研發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新藥。(清大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