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期聲音沙啞 竟是肺有癌細胞

2010/05/15 06:00

文/李相賢

聲音沙啞是很常見的疾病,舉凡過度用力大聲喊叫、說話時間過長,沒有適時休息,感冒時聲帶水腫,都可能造成聲音沙啞,但如果聲音沙啞持續數週,一直沒有改善,可能要小心有其他問題。

最近一名陳先生(化名)因聲音沙啞就醫,經檢查後,才驚覺病情相當嚴重。初步診斷發現,聲音沙啞的主要原因是左側聲帶麻痺(即喪失聲帶運動功能)造成,需進一步檢查聲帶麻痺的原因。

經過仔細檢查後,胸部X光發現,他的左側肺葉有多發性腫塊壓迫喉返神經,造成左側聲帶麻痺。令人驚訝的是,最大的腫塊已達5公分。最後診斷為肺部小細胞癌第四期,合併腦部轉移,目前正接受後續治療中。

聲音沙啞就像是一個警示燈,告訴我們:「喉嚨生病了。」短期的沙啞,大多是因為感冒病毒使聲帶發炎,多休息、多補充水分自然會好;長時間的聲音沙啞大多與聲帶長繭、聲帶囊腫、及聲帶瘜肉等良性疾病有關;但是有些嚴重疾病,例如早期喉癌及單側聲帶麻痺,也是以長期聲音沙啞表現,一般民眾並不容易區分。

早期喉癌因為腫瘤干擾聲帶發聲的自然波動,會造成持續聲音沙啞。至於單側聲帶麻痺,原因眾多,最常見的就是惡性腫瘤壓迫支配聲帶的運動神經,佔了近1/4的比例。

當患者罹患單側聲帶麻痺時,說話會變得有些沙啞,音量也會變得較小聲,喝水時,容易嗆到。但因為早期喉癌及單側聲帶麻痺通常不會妨礙日常作息,許多患者往往是在發病很長時間後,才到門診就醫,因此當聲音沙啞超過兩週時,建議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診斷,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才是正確之道。

(作者為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