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癌症放射治療刀光劍影 民眾霧煞煞

2009/03/02 06:00

各類癌症放射治療比較表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右)昨日在「癌患最忌亂投醫」記者會上說明國內目前針對癌症的各種放射線治療方式,並呼籲患者要聽取醫師意見,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記者王敏為攝)

癌症連續26年位居國人頭號殺手,治療商機無限,近年來各大醫院展開軍備競賽,放射治療市場「刀光劍影」,不僅各醫院放射腫瘤科「擁刀自重」,引發衝突,放射腫瘤科更開始與腫瘤外科、內科正面交鋒,希望從抗癌醫療戰場的第二線,走向第一線,引發醫界口水戰。

醫療科技淪商業產品?

光子刀!伽瑪刀!諾利刀!電腦刀!螺旋刀!銳速刀!近來各醫院競相成立放射刀中心並積極對媒體宣傳,因自賣自誇,有時不免相互批評,各醫院放射腫瘤科嫌隙日深,剛成立螺旋刀中心的某醫學中心,最近更疑遭檢舉涉及不當宣傳,遭衛生局警告。

有感於亂象日趨嚴重,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昨日召開記者會,痛斥各醫院競相以某某刀包裝、行銷,癌症治療已淪為醫療院所商業競爭之下的產物,理事長梁雲表示,這些刀只是較精準的放射治療,適合不同的腫瘤。

患者最忌病急亂投醫!

事實上,癌症防治法通過後,近年各醫院爭相成立癌症中心,癌症中心下又成立「某某刀中心」,外包給儀器業者經營。醫界人士分析,背後原因之一,醫院一手可拿健保的放療給付,又可同時藉「定位費」的名目,向病患收取數萬到20萬不等金額,近年健保財務吃緊,大醫院面臨虧損危機,發展自費市場,成為大勢所趨。

最近北部某醫學中心因說自家的銳速刀有效又收費合理,自費只要四、五萬,並拿自費需5到20萬的螺旋刀做比較,引發螺旋刀派不滿,放射腫瘤醫學會特別出面呼籲各醫院應自制,「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要相互攻擊,讓紛爭浮上檯面。

配合醫囑找出最佳療法

放射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梁雲更表示,歐美國家癌症治療使用放療的比率超過六成,國內卻不到四成,放射治療淪為第二線治療,他直言,這是因為腫瘤外科與內科的本位主義太重,總等無藥可用時,才把病人送到放射科,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不過肺癌醫學會理事長、外科醫師陳志毅駁斥,三到四成的放療比例在合理範圍內,若比例提高到六成,恐有浪費醫療資源之嫌,病人該做放療,一定會讓病人放療,醫院評鑑都有嚴格規範。

陳志毅也直言,放射腫瘤科醫師因缺乏內、外科訓練,無法獨立照顧住院病人,所以擔任輔助性角色,各科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過去,癌症的跨科整合性醫療,早就是趨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