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解熱降火改善腸道 減少痔瘡復發

2008/10/17 06:00

文/劉育德

俗語說:「十男九痔」,指出痔瘡是相當普遍的疾病。事實上,不僅男性會得痔瘡,女性得痔瘡的機會也和男性一樣多。由於大部分痔瘡沒有症狀,因此很多人即使得了痔瘡也不自知,直到有一天肛門開始疼痛,或大便出血,才發現自己已罹患嚴重的痔瘡。

關於痔瘡的形成,普遍認為是肛門邊緣靜脈叢的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靜脈擴張,形成血管瘤。

根據發生部位,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或兩者混合。平時沒有症狀,但惡化時,常會發炎、疼痛或出血。有時候痔瘡會跑出肛門外,有時會合併搔癢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縮回。

臨床上,許多患者合併有腰痠的表現,常忽略排便出血的症狀,而選擇處理腰痠問題,往往就是因為這樣而延誤病情。

由於大腸直腸癌早期和痔瘡多以出血為首發症狀,故容易被病人誤認是痔瘡,延誤病情,釀成悲劇。

◎痔瘡的現代醫學治療可分為保守療法及外科療法:

●外科療法:可分為手術療法及非手術療法。

對於不會脫出的痔瘡,或會脫出肛門外、但可自動回縮的痔瘡,主要以非手術療法(包括硬化劑注射、橡皮圈結紮、紅外線燒灼或低溫冷凍等),但對於會脫出肛門而無法自動縮回的嚴重痔瘡,則是手術治療。

●保守療法:包括藥物治療及飲食生活的調整。藥物以具消炎、止痛的栓劑或藥膏為主,其目的是緩解發炎及疼痛症狀,但對痔瘡的本質則沒有影響。

調整飲食生活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痔瘡的復發,包括養成規律生活,避免菸、酒、過辣及油炸食品,多吃纖維性食物,多喝開水,及適當運動,以維持如廁順暢。

此外,每天做縮肛運動及進行溫水浴,可改善肛門周圍組織血液的流暢,避免久站、久坐、久蹲,則可減少痔瘡的惡化或復發。

◎中醫如何治療痔瘡呢?

中醫認為,痔瘡形成的原因乃由於肛門靜脈血管壁本身虛弱(本虛),再加上經常久站、久坐或便秘,導致肛門周圍組織血液循環障礙(氣滯血瘀);飲食偏好辛辣及嗜酒會加重痔瘡的惡化,導致毒熱(嚴重炎症)或濕熱(滲出性炎症)。

◎臨床上,大致將痔瘡患者分成3種治療方向:

●濕熱鬱結型:一般使用乙字湯做加減。

●脾腎寒濕型:一般可以使用黃土湯合併茯苓、白朮、附子與乾薑加減服用。

●外感毒熱:合併有細菌病毒感染時,使用赤小豆當歸散的加減。

中醫對輕症痔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腸道血液循環障礙及火氣大(發炎症狀)的症狀,可減少痔瘡的復發機會。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