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盲腸炎誤為害喜 孕婦易搞混

2008/06/13 06:00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孕婦腹痛別以為是單純的懷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接獲一名懷孕32週的孕婦,因右上側腹痛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急性盲腸炎,必須緊急開刀;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婦懷孕會讓子宮增大,導致盲腸向上移,腹痛部位與傳統的盲腸炎不同,容易忽略。

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世隆昨天指出,這名孕婦33歲,去年底因腹痛就醫,確診後,病患接受盲腸割除,半個月後病情穩定出院,今年初回院生產。

陳世隆表示,產檢常有不少懷孕婦女抱怨噁心、嘔吐或厭食等腸胃症狀,孕婦或家屬多半認為是害喜而忽略。臨床上,盲腸炎的症狀是右下腹疼痛,而孕婦是右上腹疼痛,與臨床常見症狀不同。一般而言,懷孕分為3期,分別為1至13週、14至28週,以及29週後,早期懷孕,子宮增大不多,盲腸不易受子宮影響,因此兩者診斷差異不大。

不過,懷孕後期約29週後,盲腸的位置極易被增大的子宮所改變,致使盲腸隨著變大的子宮而向上、向外及向後位移,一旦有盲腸炎,腹痛部位就和一般認知盲腸炎的部位不同,正確診斷率僅6至8成。

陳世隆表示,懷孕併發急性盲腸炎發生率約0.06%至0.1%,懷孕中的盲腸炎有其危險性。根據統計,母體懷孕時併發盲腸炎,胎兒死亡率約2至3%,若併發腹膜炎,也會危害孕婦個體。若孕婦併發發燒、白血球增多、顆粒性血球增多等現象,就要提高警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