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肝囊腫二度感染險喪命 老翁腹痛竟是膽結石惹禍
記者劉詠韻/台北報導
北市1名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7旬翁,近日因右上腹劇痛、高燒送醫,原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治療後返家休養;未料1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再度出現腹痛、黃疸、深色尿液及高燒等症狀。經診斷是膽結石阻塞膽管,導致肝囊腫遭細菌二度感染形成「肝膿瘍」,差點引發敗血症。
導致「肝膿瘍」 差點敗血症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智翔表示,該名患者1個月前曾因急性膽囊炎住院,當時發現黃疸並懷疑有膽管阻塞,曾建議及早處理結石,但患者與家屬考量體力狀況虛弱,選擇保守治療,未料病情復發且更加嚴重。
張智翔指出,患者出現皮膚與眼白發黃、深色尿液、高燒與畏寒症狀,並伴隨嗜睡,顯示細菌已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引發敗血性腦病變,所幸接受內視鏡取石及膿腫抽吸治療後,病情逐漸穩定。
張智翔進一步說明,當膽結石阻塞膽管時,膽汁無法排出,細菌可能從腸道逆行至肝臟,若肝內原有良性囊腫,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形成感染性肝膿瘍。雖肝囊腫在臨床上常見,多數屬良性,但此類因感染導致的併發症較為罕見,尤其高齡或慢性病患者若未及時治療,恐快速惡化成敗血症。
根據統計,膽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肥胖、女性、年逾40歲及有生育經驗者為高危險族群。張智翔提醒,膽結石常因膽汁濃縮或流動不良所致,若石頭卡在膽囊出口或膽管中,可能引發膽囊炎、膽管炎,甚至導致肝臟感染與敗血症。
避免高油脂飲食 定期健檢
張智翔建議,若無症狀可定期觀察,但若出現右上腹痛、黃疸、灰白便等警訊,應盡速就醫,必要時考慮膽囊切除手術,以避免重症併發,民眾平時應避免高油脂飲食,定期健檢,有助及早發現與預防膽結石問題。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