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改善上下顎「拓寬」呼吸道

2025/04/29 05:30

▲正顎手術後下顎曲線明顯。(照片提供/周邦昀)

▲正顎手術後下顎曲線明顯。(照片提供/周邦昀)

文/周邦昀

年約40歲的劉先生,因為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就醫。他說長期睡眠狀態不佳,不但影響枕邊人,隔天的精神也大受影響,往往需藉由大量咖啡提神,才能保持清醒。長期下來卻造成胃部不適加劇,變成了1種惡性循環,因此想要好好處理一下這惱人的問題。

從劉先生的睡眠檢查中可見,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為24次/每小時,意思就是在夜間睡眠時,每小時沒有肺部循環呼吸,或是低效率的循環呼吸,高達24次,也就是中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加上顱顏面評估發現,他微笑時,會露出大量笑齦,下顎後縮,咬合平面較傾斜,導致口咽部呼吸道窄小。在口腔內軟組織構造仍屬正常情況下,建議使用正顎手術,改善上、下顎的骨頭構造,以擴大呼吸道體積。

針對功能性的呼吸道擴張,使用旋轉及前移上、下顎骨,運用骨頭的移動來帶動口腔內軟組織一起往前,而將呼吸道「拓寬」。同時,與矯正牙科醫師合作,設計手術後新的牙間位置,以順利進行術後的牙位調整。最重要的是,手術設計也要兼顧外觀上的改善,將後縮的下頷骨前移後,能嶄露新的下臉寬度,再運用骨頭旋轉,來減少手術後笑齦的產生。

大幅改善惱人的睡眠困擾

手術第2天,劉先生就明顯感受到不一樣的睡眠品質;矯正牙套移除後,面對新的面容,他也相當滿意。手術後1年,睡眠檢查結果顯示,AHI減少至3次/每小時,惱人的睡眠困擾大幅改善。

由於他在手術前配合規律運動,調節身體,術後遵從流質飲食及口腔復健,也讓他復原神速,在2週內就重返工作崗位。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未經治療改善,影響的不只是睡眠品質而已,經研究,長期的影響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會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發生率息息相關,也有學者提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民眾須正視這個疾患。

(作者為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X光片顯示手術後呼吸道拓寬。(照片提供/周邦昀)

▲X光片顯示手術後呼吸道拓寬。(照片提供/周邦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