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子宮肌瘤大如哈密瓜 術後喜獲麟兒

2025/04/25 05:30

▲劉錦成主任接生的寶寶很健康。(記者張軒哲攝)

▲劉錦成主任接生的寶寶很健康。(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台中市35歲蔡姓女子6年前因罹患子宮肌瘤接受過肌瘤切除手術,術後隔2年肌瘤復發再度接受手術治療,近2年進行孕前檢查時,發現子宮內多發性肌瘤,整體加起來,大小約24公分,在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後,術後復原良好,試管受孕也順利懷孕,去年12月剖腹生產出1名健康可愛的男嬰。

婦科常見良性腫瘤 仍應及早治療

童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劉錦成表示,蔡女檢查後發現肌瘤巨大,核磁共振影像下,發現是多發性肌瘤組成,整體加起來如1顆哈密瓜大小,整個子宮被肌瘤推擠向上,位移到上腹部,只能進行傳統開腹切除手術。手術時,因肌瘤過大,加上位置關係,術中發生子宮頸與子宮連接處斷裂,最後將整個子宮肌瘤切除後,再縫合子宮頸與子宮。

蔡女後來接受試管受孕,順利懷孕,每次產檢都特別提醒蔡女懷孕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子宮破裂的徵兆,直到去年12月順利剖腹生產,術中檢視之前子宮頸與子宮連接處縫合,傷口癒合良好。

劉錦成表示,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內肌肉細胞形成,好發於30歲以上的女性,雖然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但若不進行治療,可能出現更多其他不適症狀,如月經增多、經期延長、下腹脹痛、腰痠背痛,嚴重者導致貧血、流產、不孕等。呼籲女性應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由專科醫師進行專業診療,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

▲核磁共振檢查,蔡女的子宮(紅圈處)被肌瘤(橘色線)推擠向上,位移到上腹部。(記者張軒哲攝)

▲核磁共振檢查,蔡女的子宮(紅圈處)被肌瘤(橘色線)推擠向上,位移到上腹部。(記者張軒哲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