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嚴重失智患者「最後一哩路」 「安寧緩和醫療」助平安善終

2025/04/23 05:30

▲嚴重失智症患者的末期照顧,需要更專業的安寧緩和醫療介入,才能達到平安與善終的理想;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嚴重失智症患者的末期照顧,需要更專業的安寧緩和醫療介入,才能達到平安與善終的理想;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羅彥宇

80歲的邱媽媽這半年來為了照顧84歲的邱先生,長期處於焦慮、失眠、憂鬱,整天頭暈而不安的狀態中。邱媽媽說:「我的先生前年中風後,不僅右側肢體乏力,還經常妄想,漸漸地也無法溝通,需要人餵食,我們送到安養機構後,因他不時發燒、感染,需被送到急診就醫,反覆發生多次後,只能送回家臥床,由家人及小孩輪流照顧,但是他晚上都不睡覺,一直大呼小叫…」

我發覺邱媽媽的身體檢查結果都還不錯,身心的焦慮與疲憊是照顧先生所致,因此進一步建議由失智照護團隊介入。由於邱先生短期內有明顯的譫妄現象,因此就醫時,在完成一般的抽血、X光檢查後,安排他住院,先排除呼吸道或尿道感染、電解質不平衡、肝腎代謝異常的問題。腦部掃描有很明確的大片腦中風與萎縮痕跡,也符合病史的記錄。

邱先生除了符合血管型失智症的診斷,臨床失智症也達到重度,失能也是臥床等級,並且近期有多次非預期性的感染住院,所以整體評估下來,的確有達到安寧緩和醫療照顧條件,再經由安寧專科的家醫科醫師同步鑑定後,即可收案。

家人居家照護 不再身心俱疲

邱媽媽不斷強調:「我們也真的累了,看他也好辛苦,但我們也不懂,每次被送到急診,我們都很怕會被插管。」我告訴邱媽媽:「醫療團隊了解您的擔心,所以才會希望能盡快收案,將譫妄等問題處理好後返家,並透過居家醫療的方式處理,讓家人陪伴邱先生走最後的旅程。」

在邱先生住院期間,醫療團隊將他尾椎接近褥瘡的傷口處理好,也確保其睡眠品質,並且花了1個多鐘頭開家庭會議,確認所有子女和家人都明白接下來的照顧策略。出院後,團隊的居家訪視也十分順利,但是已經注意到邱先生呼吸偶爾急促的狀況,1個月後的某日清晨,邱先生在家安然離世。

邱媽媽照著她自己原來的進度回診與做復健,見到我時,神情顯得自在輕鬆:「謝謝你們幫忙我先生走這最後一哩路,讓我們平安地面對生死,我的頭暈也好多了。」

失智症患者的醫療照顧應該是可以逆轉時,要奮力一搏;當不可逆轉時,要力求穩定;一旦下滑時,要不慌亂地將照顧者一同照顧好;到了末期時,就要求得一份平安與善終。嚴重失智症的末期照顧,需要更專業的安寧緩和醫療介入,才能達到平安與善終的理想。

(作者為台東聖母醫院院長、神經內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