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孩子「學中玩」 開心迎接小學生活
文/劉奇鑫
當孩子即將踏入小學,家長與孩子也迎來充滿期待與挑戰的新階段。為協助孩子適應,家長應關注學業壓力與適應、作息規律、社交技巧、自理能力、學習態度與情緒管理,因此提供一些建議給新生家長。
把學習變成遊戲 減輕壓力
許多剛上小學的孩子,會因為成績、考試,甚至是同儕比較而感到壓力。這些焦慮有時來自於外在的期待,比如父母過高的要求、密集的課外課程,也可能源於孩子內心的完美主義,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被責備。家長可以試著讓學習變得輕鬆、有趣,而不是壓力源:
●把學習變成遊戲:國語可以設計拼音闖關遊戲,讓孩子邊玩邊識字;數學則可以試試數字迷宮或數學接龍,讓理解變得像解謎一樣有趣。
●善用線上資源:像是「均一教育平台」或「PaGamO」這類平台,透過影片、互動題目和遊戲機制,不但能強化知識,也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一起學習、一起挑戰:當孩子在闖關或學習任務中遇到困難,不妨陪他們一起挑戰,創造正向的親子互動氛圍。
調整作息 每天都有好精神
此外,調整作息,讓孩子每天都有好精神。規律的作息是小學生生活的根本。從幼兒園到小學,最大的差異之一就是「時間的掌握」。早睡早起,不僅對學習效果有幫助,對情緒穩定與身體健康也至關重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
●逐步調整睡眠時間:開學前一週,開始每天提早30分鐘睡覺,幫孩子慢慢適應學校作息。
●營造安穩的入睡氛圍:睡前遠離3C產品,可以聽聽輕音樂、一起閱讀故事,讓孩子放鬆、好入眠。
●父母一起做榜樣:家長若也能固定作息,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示範。
孩子踏入小學,是從「玩中學」邁向「學中玩」的重要轉捩點。家長的支持和陪伴,是他們走得穩、走得開心的關鍵。不妨放慢腳步,陪孩子一起探索新的學習方法,調整生活節奏,同時關注他們的人際互動、自理能力與情緒表達。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