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脫痛10年 影響如廁才手術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1名7旬長者忍著腰腿痠痛、腳麻10年,痛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連蹲馬桶都卡關,才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發現,他是腰椎滑脫導致神經受壓,經啟動「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術前先注射止痛劑斷開疼痛記憶,再進行微創手術,術後隔天即能下床走路,3個月後行動如常,開心回家追孫子。
「斷開疼痛記憶」治療 加速復原
收治患者的北醫附醫神經外科醫師林建和說,病人早期靠診所復健緩解不適,但久拖不治,直到某天彎腰刷牙時,痛到站不起來,後來連上廁所也得靠軟便劑輔助,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才終於決定接受治療。
經MRI與X光檢查,發現病人第4、第5節腰椎滑脫,造成第5根神經被骨刺與小面關節前後夾擊,壓迫嚴重。團隊採取術前止痛與精準微創手術並行的方式,從腰側開2個約3公分小傷口,清除骨刺、打通神經路徑,並進行骨融合固定,達到止痛與穩定結構雙重效果。
林建和說,大腦會「記住」疼痛,拖越久越難消除,即使手術解決病因,疼痛感仍可能殘留。透過術前注射長效止痛劑,再加上術中局部麻醉,阻斷神經發炎與記憶形成,有效降低術後疼痛、減少止痛藥使用,也能加快復原、縮短住院時間。
北醫神經外科醫師楊宜珊補充,神經就像橡皮筋,會隨動作伸縮,一旦被骨刺卡住,就會導致痠、麻、痛,這位病患從大腿、小腿到腳背一路疼痛,甚至無法行走,能忍10年相當罕見,所幸透過手術成功解除壓迫。
術後隔天病人就能自行行走,疼痛評分從原本的5至6分降至3個月後的1分,生活大幅改善。林建和表示,傳統脊椎手術需臥床1至2週,如今透過創新止痛策略與微創技術,北醫附醫平均住院天數已降至2.45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