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翁開車撞況多 一查輕度失智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
75歲邱先生近來開車時常腦中一片空白,不是錯過路口,就是搞錯油門與剎車,因而發生多次車禍、連收罰單,在家也常在找東西、看著手機發呆,脾氣也變得暴躁,到醫院檢查、評估,確認罹患輕度失智症。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高年精神科主任鄭塏達指出,失智症是1種疾病,而不是僅有老化而已,症狀除了記憶力衰退,還有認知功能的影響,包含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台灣每100位65歲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而機動車輛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件中,有近3成發生在65歲以上長者,當中不乏因失智者駕駛所造成的意外,包含操作失當、衝撞、誤闖國道、迷路、誤踩油門等事件。
鄭塏達表示,失智症患者在初期可能仍可安全駕駛,但隨著病情變化,風險也會增加,像是忘記目的地、迷路,甚至忘記自己正在駕駛,判斷能力下降導致難以理解交通標誌,容易分心、無法應對突發狀況,以及反應變慢、視覺與空間感變差、容易焦慮或激動,影響駕駛行為等。
邱先生經過治療後,恍神呆滯情形已緩解,時常找東西與暴躁脾氣也隨著改善,鄭塏達提醒,我國交通部規範年滿75歲的高齡駕駛人應執行體檢與認知功能檢測,審查週期為每3年換照1次,邱先生經認知功能檢測後通過評估,在穩定接受治療下,始可再重新開車上路。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