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發育不全症 5月起納健保給付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對「軟骨發育不全症」的病童來說,身高矮小從來不是最難的事,真正的挑戰是在成長過程中無法自理生活,像是上完廁所洗手台永遠搆不到,連擦屁股都得靠父母協助,雖然目前已有可治療該疾病的新藥「vosoritide」問世,但每人每年藥費高達700萬元,對多數家庭而言幾乎難以負擔。健保署昨天宣布,今年5月1日起vosoritide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每年約有72名患者受惠。
預估每年約有72名患者受惠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最新「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審議通過將vosoritide納入給付,這款藥物需每日皮下注射,可刺激骨骼生長板發育,除了提升患者身高,也能改善四肢比例與頭顱外觀,進一步增進生活自理能力。
軟骨發育不全症是一種因骨骼發育異常導致身材矮小的遺傳疾病,發生率約為每2萬5千人中有1人。主要病因是「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3(FGFR-3)」基因出現缺陷,影響長骨正常發育,導致四肢骨骼生長受限,患者終生身高約為130公分,四肢比例也明顯較短。
石崇良說,有些患者上廁所都沒辦法自己擦屁股,父母親必須跟在後面,雖然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限制。他表示,過去健保多優先補助救命藥物,但現在也開始關注患者的生活品質,「尤其我們小孩也少了,如果能幫他們過上正常人生,將來也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2歲起治療 療程長達10至15年
石崇良指出,只要經基因檢測確診為軟骨發育不全症,即可申請用藥。治療年齡從2歲起,持續施打至青春期骨骼發育結束、生長板癒合為止,女生約14歲,男生則可至16至18歲,整體療程可能長達10至15年。健保署預估,每年約有72名病童符合給付條件,年度健保支出約5億元,將由罕藥專款支應。
「如果能夠早一點打,幾乎可以跟一般人差不多高」,石崇良強調,發育期是治療的關鍵期,必須把握黃金時間維持骨頭正常生長,預期政策實施初期申請人數會較多,但隨年齡層分布趨於穩定,給付人數將逐漸平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