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呼吸困難易喘 恐是冠狀動脈疾病

2025/03/18 05:30

▲劉俊廷醫師提醒,當出現呼吸困難及疲累無力等症狀,必須評估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肺疾、貧血等問題。(記者廖雪茹攝)

▲劉俊廷醫師提醒,當出現呼吸困難及疲累無力等症狀,必須評估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肺疾、貧血等問題。(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一名70多歲務農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原本以為是自然老化,和新冠後遺症,然而症狀日益嚴重,在子女安排的健康檢查中,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也發現冠狀動脈疾病,接受心導管治療後,症狀和體力明顯改善,恢復正常的生活與繼續務農,甚至和子女一同爬山,完成來回11公里的步道健行之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醫療副院長劉俊廷指出,患者接受一系列檢查,包括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及鉈-201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檢查等,除了慢性心房顫動之外,發現心肌缺氧,研判可能為冠狀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導致。為了確定病因,因此建議患者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

心導管雖然是侵入性檢查,但只需在手腕部或虎口處局部麻醉,約20分鐘左右的檢查時間。這位病患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主幹與分支處有明顯阻塞,70-80%管徑狹窄,當下立即進行治療,成功放置2支塗藥支架,恢復順暢血流,醫療團隊也透過藥物治療控制心律不整與三高問題。

心導管治療 改善體力

劉俊廷強調,當出現呼吸困難及疲累無力等症狀,必須評估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肺疾、貧血等問題。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會引起心肌缺血,導致狹心症及心絞痛症狀。

但有些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往往沒有胸悶或心絞痛,而是出現呼吸困難、疲累虛弱、盜汗無力等症狀。像這位老農,雖然不菸不酒,作息正常,經常勞動,但有三高問題,因此引發了心血管疾病。他往後控制三高至關重要,積極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未來心臟病復發、腦中風、心衰竭、腎衰竭、甚至死亡風險。

劉俊廷建議,當呼吸困難如果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咳痰或哮喘時,建議先看胸腔內科評估,尤其是有吸菸或氣喘病史的人。但如果呼吸困難是發生在費力活動、緊張焦慮、生氣動怒時,考慮看看心臟科門診評估,特別是當合併有胸悶、心悸、水腫、腹脹等症狀,應高度懷疑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臟衰竭的風險。

呼吸困難易喘 恐是冠狀動脈疾病

▲7旬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醫師評估發現冠狀動脈疾病,安排病患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
(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