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補氣活血 中醫可輔助治療腎臟病

2025/03/09 05:30

▲丹參、黃耆皆對慢性腎臟病有助益,民眾請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照片提供/高晧宇)

▲丹參、黃耆皆對慢性腎臟病有助益,民眾請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照片提供/高晧宇)

文/高晧宇

70多歲的陳奶奶體型偏瘦,患有三高、中風、血管型失智症和腸胃道出血和肺炎等疾病,家屬陪同就醫時憂心忡忡,因為她罹患慢性腎臟病多年,肌酸酐3.1mg/dL、腎絲球過濾14.6ml/min/1.73m2,所幸經過中醫輔助治療幾個月後,肌酸酐已經下降到1.9mg/dL 27.3ml/min/1.73m2。

慢性腎臟病指的是腎臟有3個月以上不可逆轉的傷害,若在3個月內稱為急性腎損傷。慢性腎臟病原因眾多包含高血糖、高血壓、泌尿道感染、自體免疫疾病和藥物。

腎臟損傷通常可透過蛋白尿、沉澱物異常或是影像檢查發現腎臟損傷。若健康檢查發現有嚴重蛋白尿,蛋白尿/肌酸酐大於等於300mg/g ,過去4個月腎絲球過濾率下降3成,血鉀大於5.5mEq/L、頑固性的高血壓、反覆性廣泛結石,務必到腎臟科求診。

慢性腎臟病在中醫屬於水腫、腎風的範疇,《醫林改錯》:「久病入絡為瘀」。中醫的瘀和西醫的腎臟纖維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金匱要略》,熱邪導致血瘀,瘀血阻滯腎絡,形成尿血與蛋白尿。治療上借鑒葉天士的「涼血散血」法,清熱涼血、散血化瘀,恢復正常血循,常用藥物如生地、赤芍、丹皮、蒲公英等。

建議攝取低鉀為主的食物

慢性腎病因病程久,易形成「瘀毒阻絡」證,表現為腎小球硬化等。治療上強調「絡以通為用」,選用蟲類藥物。慢性腎臟病日久容易有倦怠乏力、容易感染等氣虛症狀,針對慢性腎病晚期的「氣虛血瘀」,採用補氣活血法,既補氣固本,又活血化瘀,如使用黃耆和丹參。 慢性腎臟病多見濁毒瘀血互結,治療使用化濁消瘀法,常用如大黃和桃仁等藥物。

飲食建議攝取低鉀為主的食物,例如白麵粉或白米、不含巧克力或高鉀水果的派、水果可以攝取蘋果、橘子和水梨。

(作者為好康中醫診所院長、馬偕中醫部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