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脊髓損傷排便失禁 「馬龍手術」挽尊嚴
文/謝明諭
對於脊髓損傷患者而言,神經性腸道功能障礙是1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問題。這些患者常面臨頑固性便秘或大便失禁,導致社交困擾與健康風險。當藥物治療與保守方法無法有效改善時,馬龍手術(Malone Antegrade Continence Enema,簡稱MACE)手術成為1種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排便控制能力。
馬龍手術是1種順行性灌腸技術,透過手術將闌尾拉至腹部(通常於肚臍位置),形成1個小型造口。患者可以每日透過該造口注入灌腸液,以清空整段大腸內容物。
與傳統逆行性灌腸不同,MACE手術可確保整段大腸清潔,而不僅限於下1/3,從而提供更有效的排便控制。
造口隱蔽 洗澡、穿衣影響小
手術適用於先天性腸道神經損傷疾病(如脊柱裂、先天性巨結腸症或無肛症),以及脊髓損傷導致的便秘或肛門失禁。好處有每日僅需操作1次,排便控制如同正常人。減少糞便滲漏,提高社交信心與生活品質。造口隱蔽,對日常活動如洗澡與穿著影響極小。
馬龍手術最早應用於兒童,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成人脊髓損傷患者。因為兒童的腹壁較薄,手術技術較為簡單,因此小兒外科醫師通常執行這類手術來處理孩童的便秘或大便失禁問題;對於成人患者,由於腹壁較厚,手術上需要特別處理,以確保造口能夠順利建立,並維持功能。外科醫師通常會採取微創手術技術,或者選擇合適的位置來建立造口,以減少術後併發症的風險。
馬龍手術為脊髓損傷患者提供了1種有效的排便管理方案,使其能夠擺脫便秘與失禁的困擾,恢復自主生活能力。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應進一步推廣此技術,並由多學科團隊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以提升臨床效果與患者滿意度。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