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品質太差不孕 中藥改善體質成功「做人」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35歲葉姓女士因卵泡太小導致卵子品質太差而不孕,中醫師表示,主要與肝、脾、腎等臟腑失調有關,葉女恰好是「肝血不足、脾腎兩虛」的體質,經以中藥「養肝血、補脾腎」治療4個月後,順利自然懷孕,並產下1名男嬰。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表示,葉女至婦產科做過許多檢查都正常,但照超音波時發現卵泡太小顆,卵子品質不好,雖然服用西藥排卵藥,仍無法受孕。
林襄穎指出,正常情況下,卵泡必須達到2公分才能排出健康卵子,像葉女因卵泡未達2公分大,導致卵子品質太差而不孕,她稱之為「小卵泡症候群」,主要與肝、脾、腎等臟腑失調有關。她提到葉女是「肝血不足、脾腎兩虛」體質,適合「養肝血、補脾腎」的中醫法則治療,因此使用當歸、川芎滋肝養血;黨參、白朮補脾補氣;熟地黃、菟絲子固肝腎;續斷、杜仲補腎氣。治療期間,葉女精神體力變好,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的老毛病也消失了,更重要的是,治療滿4個月後,終於順利自然懷孕。
林襄穎說,「小卵泡症候群」非正式醫學名詞,但不孕症患者中約3分之1都是小卵泡者。中醫調理與西藥排卵藥不同,中醫調理雖不像排卵藥可促使卵泡變大,增加卵子數量,但可改善肝、脾、腎等臟腑功能,進而促使卵泡變大,卵子品質變好。
除了中醫調理外,林襄穎強調,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改善「小卵泡症候群」,包括1週至少3次運動且每次達30分鐘,有氧運動或重訓皆可,同時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多攝取蔬果、避免菸酒等,都能助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