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婦拖治白內障 黃斑部出血視力惡化
文/徐聖曜
62歲的王媽媽2年前因視力變差,到眼科就醫,檢查發現有白內障,醫師告知可手術改善視力,但她害怕開刀,就這樣一直拖著。近來發現看東西更加模糊不清,而且眼前景象有些扭曲,也有固定黑影,懷疑是白內障惡化了,才由家人陪同就醫。檢查結果發現除了白內障,又另外出現黃斑部出血這個新的病症,原來視力快速變壞主要是新增加的黃斑部病變所致。
濕性病變出現病態新生血管增生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樞,是眼睛負責中心視力的部位,布滿精密的感光細胞,可將看到的訊息傳遞至後腦部形成視覺影像。但黃斑部也會老化及生病,老化的黃斑部病變主要分為「乾性」(沒發炎)及「濕性」(有發炎)2種。其中濕性黃斑部病變病人的黃斑部會出現病態新生血管增生,因新生血管脆弱易造成黃斑部出血、滲出物、積水,導致視力快速惡化。
目前治療濕性黃斑部病變,以眼球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為主,將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注射至眼內,阻止病態新生血管的增生,以求改善或穩定視力。每針療效平均至少維持1-2個月。若先前已接受過治療的病人,仍需持續與醫師配合定期追蹤檢查,讓因黃斑部病變視力變差的人有機會避免完全失明的威脅。
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都是造成視力下降的常見共病,及早發現可立即控制,避免失明危機。黃斑部病變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與老化有關。另一方面,年齡增長,水晶體會逐漸混濁老化形成白內障,這也是隨著年齡增加,白內障罹患率高的原因。
重度使用3C產品 白內障年輕化
白內障典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夜間視力減退、對光線敏感、視物重影和色彩淡化等,這些症狀會隨著白內障的進展逐漸加重,生活品質受影響。但近年來3C產品的普及化、重度成癮化,導致近視、白內障及老花眼的盛行率節節提高,白內障發生年齡也逐年下修,診間已多見40歲年輕型白內障患者,值得注意。
提醒40歲以上民眾宜定期做眼科檢查,如發現視力變差、模糊不清或眼中物景扭曲,甚至出現黑影,應儘速就醫檢查白內障與眼底黃斑部,找出病因,並配合治療才是良策。
(作者為高雄秀傳醫院眼科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