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乳癌多發性骨轉移 弧形調控放射治療見療效

2025/02/13 05:30

▲圖1:骨轉移治療前。(照片提供/林宏益)

▲圖1:骨轉移治療前。(照片提供/林宏益)

文/林宏益

乳癌病人臨床上常見伴隨多發性骨轉移。目前標準的治療方式包括系統性藥物治療,以及放射治療,但由於多個部位的放射治療施行存在限制,治療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

治療3個月 病灶腫瘤明顯減少

日前收治一位乳癌多發性骨轉移第4期病人,經使用新型放射治療技術─弧形調控同時結合內部增量技術,並合併藥物治療,治療3個月後多處病灶都有顯著療效,病人恢復自行行走能力,並且未出現嚴重副作用,凸顯出這類治療的臨床潛力。

這位64歲女性病人,坐輪椅來到診間,主訴嚴重的腰背痛和雙髖部疼痛,伴隨嚴重雙下肢無力和麻木。診斷顯示為乳癌多發性骨轉移第4期。從電腦斷層影像中確認多個骨盆、股骨和脊柱的骨轉移病灶,其中脊柱的骨轉移導致脊髓壓迫(圖1、圖2)。

▲圖2:脊椎治療前。(照片提供/林宏益)

▲圖2:脊椎治療前。(照片提供/林宏益)

在與病人及其家人的討論後,醫療團隊建議使用系統性藥物治療並對多個骨轉移病灶進行弧形調控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同時整合內部逐步增強加量技術,以最大程度地覆蓋多個部位。治療計畫包括每次150、200和250毫格雷的劑量梯度,共20次,從外圍到腫瘤內部區域分別給予總劑量3000、4000和5000毫格雷。

放射治療後3個月,觀察到病人多個骨盆、股骨和脊柱骨轉移病灶有顯著的療效。照射部位的腫瘤體積明顯減少並伴隨正常骨質再生(圖3、圖4)。更令人振奮地是,在治療後,病人恢復了自行行走的能力。在放射治療期間和治療後,病人僅有輕微的疲勞和食慾不振,沒有發生嚴重副作用。

從這位病人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結合系統性藥物治療與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對於控制乳癌在多處骨轉移顯示出潛在的臨床治療潛力。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圖3:骨轉移治療後。(照片提供/林宏益)

▲圖3:骨轉移治療後。(照片提供/林宏益)

▲圖4:脊椎治療後。(照片提供/林宏益)

▲圖4:脊椎治療後。(照片提供/林宏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