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中醫調理異位性皮膚炎 助改善睡眠、健康

2025/02/06 05:30

▲藥膏成分。(照片提供/楊欣翔、姜智釗)

▲藥膏成分。(照片提供/楊欣翔、姜智釗)

文/楊欣翔、姜智釗

13歲的李同學,從小就有異位性皮膚炎,最近他的皮膚因為冬季的乾冷空氣變得乾燥,還因搔癢而抓出傷口,讓他睡得不好,連身高增長也不盡理想。

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肇因於遺傳基因和環境刺激而致的過敏性發炎。根據研究,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逐年上升,約有10%台灣兒童因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這些孩子的皮膚非常乾燥,伴隨難忍的癢感,加上搔抓出現的傷口,影響了他們的睡眠品質、學業表現,以及同儕相處。

中醫古籍中有關「四彎風」或「血風瘡」的描述,和現今異位性皮膚炎的表現相當吻合。根據四診合參,李同學的體質偏燥,因為考試壓力和乾冷空氣而讓皮膚狀況惡化,因此,我們中醫以疏肝清熱和祛風潤燥為治則,開立加味逍遙散、溫清飲和消風散為主的加減中藥,用來改善睡眠品質,緩解皮膚乾癢。

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照護,保濕是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建議李同學增加乳液的塗抹次數,另外,他還適度使用含有苦參和桃仁的中醫藥膏,加上濕敷含有綿茵陳、黃芩、連翹、和木通的中藥水劑,不但加強皮膚保濕效果,還能舒緩發炎情形。

▲濕敷方組成。(照片提供/楊欣翔、姜智釗)

▲濕敷方組成。(照片提供/楊欣翔、姜智釗)

沐浴水溫不宜過高 適當控制泡澡時間

同時也提醒李同學,雖然天氣寒冷,但沐浴用水溫度不宜過高,泡澡時間需適當控制,並盡量選擇成分單純且不會過度清潔的洗浴用品,以保護皮膚屏障功能,還要定期修剪指甲,減少抓癢的皮膚傷害,特別是睡覺常出現不自覺搔抓。

補充水分、多吃天然蔬果 有助皮膚修復

李同學認真補充水分,維持營養均衡,多吃天然蔬果,有助皮膚修復,更減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零食,避免發炎加劇。

中醫的內服和外用,加上飲食與作息調整,李同學的皮膚逐漸穩定,讓他晚上安心熟睡,繼續成長茁壯!

(作者皆為桃園市龜山文學風澤中醫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