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慢性疼痛折磨人 心理支持緩解焦慮

2024/12/30 05:30

▲社交支持可提供情感慰藉,幫助患者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社交支持可提供情感慰藉,幫助患者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洪瑋璘

疼痛是1種複雜的感官和情感體驗,不僅是身體的反應,更與心理狀態緊密相關。

疼痛時間可能超過3個月

疼痛可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由外傷或手術引起,具有短期性,且隨著治療或時間的推移會消退;慢性疼痛則持續時間較長,可能超過3個月,並且即使在傷口癒合後仍然存在。

疼痛的感知不僅取決於物理上的刺激,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情緒、壓力和焦慮等心理狀態影響1個人對疼痛的感受

●情緒:情緒的波動,如憂鬱或焦慮,往往會放大疼痛的感知。當人感到沮喪或焦慮時,身體內的疼痛訊號可能會被放大,導致疼痛感覺加劇。

●壓力:壓力是1個強大的疼痛放大器。當人處於壓力下,身體會釋放壓力荷爾蒙,這些荷爾蒙可增加身體的敏感性,使疼痛更加難以忍受。

●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於疼痛上會放大疼痛感。分散注意力,如進行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活動,則可能減輕疼痛的感受。

由於疼痛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心理干預在疼痛管理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減輕疼痛的方法

●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是1種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可幫助他們學習如何更積極地面對疼痛,減少焦慮和憂鬱情緒,並改善生活品質。

●冥想與放鬆技術:冥想、深呼吸和漸進性肌肉放鬆等技術,可幫助減輕壓力,降低疼痛感。這些技術通過促進身體的放鬆反應,減少壓力荷爾蒙的釋放,進而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

●社交支持:擁有強大的社交支持系統,如家庭或朋友,對疼痛管理也有積極作用。社交支持可提供情感慰藉,幫助患者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並提供實際的幫助和建議。

疼痛是1種複雜的現象,不僅是身體的反應,更與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理解心理與疼痛的聯繫,並採取適當的心理干預措施,可有效地減輕疼痛,改善生活品質。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正經歷疼痛,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和心理支持,以達到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