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叫叫壓電」救命術 先確定現場安全

2024/12/29 05:30

▲圖1:拍肩叫喚與電話求救。 (照片提供/張朝煜)

▲圖1:拍肩叫喚與電話求救。 (照片提供/張朝煜)

文/張朝煜

在「猝死」急救現場的第一時間,旁人該如何施救?

◎首先須注意現場環境是否安全?

在危險環境,先求救緊急醫療網(emergency medical system,簡稱EMS),再設法排除危險。若無法排除,切勿進入危險場域救人。

在安全現場,進行「叫叫壓電」的急救過程,直到緊急醫療救護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簡稱EMT)接手。

◎叫叫壓電的定義

●叫:拍病患肩膀數次,同時呼叫病患。若是病患完全沒反應(無聲音、無呼吸動作、無肢體活動),應及時求救「叫」(圖1)。

●叫:連絡緊急醫療網,撥打119等求救電話。現場有旁人時,請他代為求救,並提醒找尋自動體外電擊器(auto-external defibrillator,簡稱AED,傻瓜電擊器)」。求救後立即進行「壓」。

●壓:進行「基本生命支持術(basic life support,簡稱BLS)」。依序是「找位置、就定位」,開始「壓(吹)」。

首先,施救者以雙膝高跪姿在病患上半身的側邊,固定上臂3關節(固定肩關節、打直肘關節與彎曲腕關節)。雙手手指交叉,將掌根中點(紅點處)放置在病患乳頭連線中點(紅色),施救者上半身維持在病患上半身的正上方(圖2)。

▲圖2:找位置與就定位。(照片提供/張朝煜)

▲圖2:找位置與就定位。(照片提供/張朝煜)

隨即進行垂直用力壓胸,即施救者的雙手按壓胸部,也就是施救者手臂三關節固定(當支撐傳遞槓桿),用上半身力量下壓(圖3),以及回彈與掌貼胸。作法為下壓後上半身回抬,維持固定手臂三關節,但施救者的手掌仍貼著被救者胸部(圖4)。

▲圖3:垂直用力壓胸。(照片提供/張朝煜)

▲圖3:垂直用力壓胸。(照片提供/張朝煜)

▲圖4:回彈與掌貼胸。(照片提供/張朝煜)

▲圖4:回彈與掌貼胸。(照片提供/張朝煜)

現代急救醫學的觀念是強調進行「高品質心肺復甦術」,關於「基本生命支持術」急救重點是「壓胸(吹氣)」。強調要執行有效的壓胸動作,重點是「快壓、深壓、完整回彈與盡量多壓,吹氣適宜」。壓胸速率約100-120次/分,下壓深度約5-6公分,回彈要完整,但手掌不離胸。若是不吹氣,則連續壓胸約2分鐘後,邀請旁人接替進行壓胸動作。若曾接受BLS訓練者,建議以壓胸吹氣比30:2的方式施救,但是吹氣時間介於5-10秒。

●電:若病患完全無反應,則持續壓胸等到AED到達,進行AED的「電」操作或緊急醫療救護員接手。

現場民眾快速發現猝死的病患,立即求救與急救,是決定猝死病患能否挽回生命的重要關鍵。

(作者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