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B肝疫苗抗體10年後消退 可自費接種追加
文/蘇之婉
B型肝炎可由性行為、母親垂直傳染、輸血、不潔針具傳染。台灣早期打針針具是重複使用,若消毒不完全,就可能感染。兒童沒有症狀比例較高,但受感染年齡越小,越容易成為帶原者。如果不幸成為帶原者,除了會傳染給別人,日後也可能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而B型肝炎疫苗被證實為可以預防肝癌的疫苗。
在台灣還未實行B型肝炎預防接種計畫之前,成人帶原率約15%-20%。1984年起政府實行孕婦產前B型肝炎篩檢,並為帶原產婦的新生兒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1986年開始全面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這些政策使得6歲兒童帶原率從1989年的10%,至2007年降為0.8%。
公費B型肝炎疫苗,在寶寶0、1、6個月大時,實施3劑預防接種。如果母親是帶原者,在幼兒滿1歲時,應追蹤B型肝炎抗原及抗體。如寶寶未成為帶原者,且表面抗體陰性時,應再追加1劑疫苗。1個月後再驗表面抗體。若仍為陰性,則再完成後續2劑疫苗。
疫苗注射產生的抗體,約10年左右就慢慢降低,有些學校會針對國高中生實施抽血檢查。若驗到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且嬰兒時期有已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若非高風險族群,目前並無提供公費補追加,可考慮自費補打1劑疫苗。
40歲以上的民眾,健保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包含1次B、C肝篩檢。血液透析病人、免疫不全患者、帶原者之同住者/性伴侶、身心發展遲緩機構的住民或工作人員、從事可能接觸血液的醫療工作者、多重性伴侶、靜脈注射藥癮者、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如未曾感染過,且表面抗原及抗體陰性,建議自費打1劑B肝疫苗。如無法順利產生抗體,則建議完成3劑療程。
◎預防感染B型肝炎病毒注意事項
●盡量使用拋棄式針具,牙科治療器具、紋眉、穿耳洞或刺青工具必須充分消毒滅菌。
●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針具、毛巾、指甲剪。
●安全性行為,避免多重伴侶。
●慢性帶原者請勿捐血。
(作者為台南市蔡尚均小兒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