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清利濕熱+醒腦開竅」9歲男童擺脫尿床困擾
文/廖唯宇
1名男童自幼稚園起每日尿床,至今9歲未有改善,日前到門診就醫,經診斷為「濕熱鬱積腸胃,影響心包功能」,即類似大腦神經的相關問題。透過清利濕熱與醒腦開竅的中藥調理,在首次服藥後,男童的夜間排尿感知便明顯增強。在1個月的療程後,尿床頻率減少超過一半,目前已持續2-3週無尿床現象。
治療1個月 尿床減少逾半
古時認為尿床多為虛證,可分為腎虛與脾肺虛弱,不過就我臨床觀察,現代兒童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常導致濕熱堆積,形成「本虛標實」的複雜狀況,也就是體內虛弱的肺腎功能與外在的脾胃濕熱並存。這樣的熱會進一步影響大腦神經對於膀胱忍尿度的迴路,導致尿床持續發生。因此在補虛清濕熱的大原則上,就必須要加入醒腦開竅的中藥,像是石昌蒲、老梅片、鬱金、冰片、麻黃、川芎等(圖1),有助加強大腦神經連接與活化,才有辦法讓睡眠時的大腦去控制膀胱不要排尿,達到臨床上該有的療效。
西醫治療兒童尿床,通常以觀察為主,期待隨年齡增長自然改善。然而,每年僅約15%的兒童能自癒,對於頻繁尿床的孩子和家庭,漫長等待過程往往充滿心理壓力;中醫治療則從整體調理出發,透過排除濕熱、補益虛弱與醒腦開竅,結合生活習慣調整,為家庭提供更積極的解決方案。
小兒尿床的臨床因素,包括膀胱功能收熟延緩、心理壓力、教育因素、食物過敏、器官異常、感染等,以上因素都需要透過詳細的檢查與診斷才能一一排除。除了藥物治療,家長的配合也至關重要。
按壓穴位 有助緩解症狀
◎家長面對小兒尿床,可以這樣做
●避免責罵:壓力可能加重尿床。
●固定夜間喚醒:幫助孩子建立排尿意識。
●調整飲食:多選原型食物,避免加工品與冰甜飲食。
●日常保健:按摩百會穴(圖2)與內關穴(圖3),有助醒腦和緩解症狀,1天按壓2-3次,每次按壓3-4分鐘。
兒童尿床問題需要以耐心和愛心面對,結合中醫調理,許多家庭都能看到明顯改善。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內婦兒科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