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進補注意體質 別越補越大洞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
昨天立冬,國人常趁此時「進補」以增強體質,但小心適得其反,「越補越大洞」。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佩芸提醒,並非人人適合進補,像是免疫疾病患者、有嚴重發炎症狀者都不適合。
吳佩芸說,有免疫疾病或是嚴重發炎反應的人,例如:感冒、皮膚炎等,如果吃到比較燥熱或是補性比較強的補湯,會使發炎症狀更加嚴重。這是因為補性比較強的食材會使體質更往「熱性」的方向偏移。而有免疫疾病或發炎症狀的人,本身就是屬於比較亢奮或熱性的體質,食用太補的補湯反而會使得體質的偏性增加,出現更明顯的化熱或發炎症狀。
有免疫疾病、嚴重發炎症狀不適合
她也提醒,「進補」源自飲食條件不佳的古代,透過立冬進補來過冬。然而,現代生活飲食相對豐裕,加上許多人處於濕熱體質,進補方式更需要依個人體質來調整。
●容易失眠、壓力大或經常熬夜的人體質多屬濕熱,適合較平和且能去濕的食補,如內含茯苓、山藥、蓮子、芡實等的四神湯。
●容易疲倦、氣虛者則可挑選補氣的湯品,像是西洋參雞湯。
●若是冬季手腳冰冷、氣血虛弱者,就可選擇十全大補湯或藥燉排骨。
如果民眾不確定自己的體質屬於哪一種,那麼四神湯、紅棗枸杞雞湯、何首烏雞湯等,則是適合的大眾化選擇。
至於前述不適合進補的免疫疾病患者或有嚴重發炎症狀者,或濕熱體質、容易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則應避免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等比較燥熱的食補;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則應避免過於油膩的湯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